奇宝库 > 科达制造(600499)跟踪点评:集团战略稳步推进 制造巨子峥嵘渐显

科达制造(600499)跟踪点评:集团战略稳步推进 制造巨子峥嵘渐显

公司是我国建陶机械龙头,海内外双轮驱动,有望摘得全球第一的桂冠;底层技术相通,探索通用设备布局;此外公司向下游布局“1+N”(瓷砖+卫浴、玻璃等)建材业务,渠道&品牌&产能兼具,享受非洲十亿人口城镇化红利;公司顺应新能源浪潮,前瞻打造锂盐生态,盐湖提锂和负极材料产线陆续进入收获期。公司建材机械、海外建材、锂电生态三辆马车共驱业绩增长,公司发展确定性较高。通过分部估值,我们认为公司合理市值为370 亿元(机械业务80亿+非洲建材120 亿+锂电材料20 亿+蓝科锂业股权150 亿元),对应目标价为19 元。我们认为市场低估了海外建材业务的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建材机械稳定发展,海外渐成主驱动,多元布局贡献增量。建材机械是当前公司营收基本盘,形成海内海外双轮驱动之势,总体有望保持高个位数增长。1)由于国内地产处于后周期,投资增长较为乏力,叠加2022 年疫情散点频发影响下游需求,业务增长动能较弱。2)但公司产品性能&价格在海外有明显竞争力,市占率稳定提升,渐成订单增长主驱动(2022 年海外机械营收占比或超50%)。

    3)此外公司向上游一体化,布局耗材、配件等配套产品,贡献一定增量。考虑到底层技术相通,建材机械有望横向拓展至通用机械领域,相关业务正处于起量阶段。

    海外建材构建品类矩阵,打造非洲家居平台。依托渠道底蕴和本土优质产能,公司非洲瓷砖业务快速发展,2022 年营收有望实现30%以上增长。为进一步抢占市场,公司在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地推进卫浴、玻璃等自主产线建设,打造非洲家居一站式购买平台,提升客户消费均价,从而打开业务增长天花板(TotalAddressable Market)。此外,国内建材管道龙头-中国联塑战略入股公司,未来有望在海外市场达成新的建材业务合作协议,进一步贡献业务增量。

    前期技改/产线陆续落地,锂盐生态渐成气候。锂盐方面,蓝科锂业产销量2022年末受疫情冲击有所扰动,但提锂产能稳定提升,2023 年末产能有望达到4 万吨/年,同比提升超5000 吨/年,后续或通过二次提锂进一步推升产能。负极材料方面,公司福建一、二期项目和重庆项目合计产能达15 万吨,或在2 年内陆续达产出货;海外项目亦处于筹备阶段。公司和下游客户通过参股方式紧密绑定,产能消化无虞,若按照均价3 万/吨测算,满产后可贡献较大收入增量。

    盈利能力阶段性分化,无碍中长期成长性。过去三年(2020-2022)公司海外建材和锂盐业务处于供需紧平衡状态,作为卖方市场,毛利率/净利率有所抬升。

    往后看,随着产业供应链因素改善,未来公司相关业务盈利能力或有所下行,但我们预计调整幅度有限。公司海外建材和锂盐业务仍处于扩产周期,目前产能仍有提升空间,成长性较为可观,进而有望拉动该业务净利润绝对值的增长。

    风险因素:中国地产超预期下行;非洲建材市场竞争加剧;碳酸锂价格超预期下行;技改/新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超预期上行。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建材机械、海外建材、锂电生态三辆马车共驱业绩增长,公司成长确定性较高。预测公司2022-2024 年净利润为43.9/42.5/40.5(原预测为47.3/51.6/54.1 亿元,主要系盐湖产能进度提低于预期、碳酸锂价格保守预测和海外建材净利率阶段性下行)。估值方面:1)机械业务:公司为亚洲第一、全球第二的建陶机械龙头,营收稳定增长,业绩端持续修复。考虑公司该业务未来三年业绩CAGR 预计超15%,给予一定安全边际,予以其2023 年0.8PEG,即2023 年 12X PE,对应估值约为80 亿元。2)海外建材业务:公司为非洲瓷砖龙头,享受非洲十亿人口城镇化红利,行业空间可观,业绩增长动能较强。考虑到公司该业务未来三年业绩CAGR 预计为23%,给予一定安全边际,予以其0.8PEG,即2023 年 18X PE,对应估值约为120 亿元。3)负极材料 业务:随着石墨化-人工石墨产能陆续落地,公司营收有望快速增长,且随着石墨化自供比例提升,盈利能力或快速修复。参考行业平均估值,考虑到公司负极材料业务成长性较高,予以公司负极业务2023 年 15X PE,对应估值为20亿元。4)锂盐投资:可比公司天齐锂业、赣锋锂业、盐湖股份2022E/2023E/2024E平均PE 估值为7.0X、6.5X、6.3X,考虑到一定安全边际(2023/2024 年锂价或有超预期下行风险),予以公司锂盐投资2023 年 5X PE,对应估值约为160亿元。通过分部估值,我们认为公司合理市值为370 亿元(机械业务80 亿+非洲建材120 亿+锂电材料20 亿+蓝科锂业股权150 亿元),对应目标价19 元,我们认为市场低估了海外建材业务的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