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中国GDP增速3%,没达到目标也是好事,避免走上美国错路内需制造业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中国GDP增速3%,没达到目标也是好事,避免走上美国错路内需制造业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中国2022年生产总值超过121万亿,增速3%,虽然不及年初定下的目标,但这个成绩已经殊为不易,因为根据IMF预测,日本和美国等主要经济体增速仅为2%。



对于这样一个增速,其实大部分人应该都有心理预期了,我们通过已知的前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再根据已经公布的一些月度数据,来估算一个四季度增速范围,基本就能得到全年经济增长的一个速度区间了。不过由于这个增速跟我们年初设定的目标还是有较大差距的,所以很多朋友可能会感到困惑,比如中国经济还行不行。另外就是一些境外媒体也开足马力唱衰中国,似乎我们明天就要崩盘。

以英国媒体路透社为代表,之前他们预测中国零售额将下降8.6%,工业只增长0.2%,与最终数据大相径庭。但是当真实数据发布后,路透社又绝口不提自己的错误预测,和IMF对美日的预测,继续唱衰中国经济,称中国的2023年将很“坎坷”。


路透社报道

对于外媒的唱衰,大可不必太在意。因为要按照某些外媒的预测,十几年来我们年年都是处在崩盘的前夜,事实如何就不用多说了。

到底应该如何看待这个经济增速呢?首先经济增长很重要,尤其是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需要经济的新增量来吸纳就业、保障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支出、保障研发投入来推动产业升级,还要不断更新完善基础设施。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长期的经济稳定增长才是重要的,短期出现波动很正常,随时可能会出现黑天鹅事件,让我们经济增速不及预期。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经济增速的波动,是短期因素冲击导致,还是我们的经济基本面发生了变化。

如果过于关注短期,其实不利于评价一个国家发展的基本面,比如如果你翻开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有些非洲国家经常会出现30%以上的增速,但第二年可能这个国家都不存在了。短期高增长如果是没有经济基本面支撑的,对一个国家来说其实很危险。另外,过于关注短期增长,容易让我们的政府做出“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经济决策,比如货币大放水,制造短期繁荣。但后遗症很严重,甚至会中断国家的中长期增长趋势,或者就是形成美国现在随时可能暴雷的债务危机。



也就是说,如果一年的GDP增速,体现的是我们过去一年实际创造了多少增加值,那么我们更加要关注的是我们能创造多少增加值,经济的基本面是否有问题,我们正常的增速应该是多少,这就是我们的潜在增速。从目前来看,2022年我们的经济增速应该是低于潜在增速的。也就是一些因素的制约下,我们没能发挥出正常水平。

哪些因素呢,我们不妨从经济增长“三驾马车”的角度来看。首先看消费,受疫情冲击,国内人员流动、交通物流都受到影响,居民的线下消费活动首当其冲,线上购物的产品交付也会受到物流配送系统运行效率的影响,交通运输系统运行效率的降低还同时压制了产业端的消费需求,所以,疫情直接打击了消费活动的活性。然后看投资,投资分为三块,房地产、制造业、基建。房地产投资的低迷已经从2021年就显出端倪了,2022年总体来看就是在防止房地产业出现系统性风险,在对行业发展的预期减弱的情况下,行业投资持续低迷。

制造业投资则受到需求疲弱的影响,出现了结构性的特征,就是高端制造的投资实现两位数的增长,但传统制造业尤其是低端制造的投资十分低迷。基建投资是我们能够积极作为的,所以2022年通过稳基建来稳投资是一个政策重点,我们可以看到专项债的力度很大,2022年的投资主要是靠基建在支撑。最后看外贸,首先是下半年以来进口比较低迷,显示出内需的疲弱,另外就是随着海外市场疫情管控放开,海外产业替代效应出现,前两年回流国内的订单又在流出。而且按照产业转移的规律,未来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支撑肯定会进一步减弱。



当然,还有人说俄乌冲突带来的能源价格和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也是重要因素,但我觉得这个因素对欧美国家的冲击要远大于对我们的冲击。因为我们的大宗商品对外依存度很高,而且缺乏定价权,但这么多年我们也过来了,靠的就是我们的产业链韧性,内部消化了。这次俄乌冲突的供给冲击到来之前,我们已经搞了一年多的保供稳价,很多后备方案已经做的比较充分了,所以对我们冲击不大,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总的来看,我们2022年的经济,主要影响因素其实是疫情和房地产,很多其他因素都是这两个因素的次生灾害,根源在这里。

2022年的经济增长,虽然速度不高,我认为是高质量的,我们没有货币大水漫灌,这就用市场淘汰机制保留了高质量增长的火种,同时淘汰了一些成本敏感、中低端的产能。这为我们重整上路,打下了很好的基础。2023年,我们可以看到压制2022年经济运行的那些因素在褪去,比如疫情防控问题,比如房地产行业的运行问题。所以我认为2023年我们回归5-5.5%的潜在增速是可期的。

首先2022年这个基数就小了,如果我们再从三驾马车的角度分析。第一是消费肯定会有大幅回升,这个确定性比较强。第二是投资,2023年房地产投资在政策因素影响下会有所回暖,基建依然会持续发力,第三是制造业投资会比较亮眼,因为我们到了设备更新的大年。外贸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就是要用内需扩大来对冲外需的萎缩。所以总的来看,2023年我们的增长目标应该能实现,我们还是要树立信心。我们的超大规模市场、完整工业门类、以及制度优势的红利会在2023年充分体现出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