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为何说豫东战役是解放战争真正意义上的转折点?

为何说豫东战役是解放战争真正意义上的转折点?

豫东战役,亦称开封睢杞战役,黄泛区会战,是解放战争在中原地区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兵团作战。

1948年6月至7月,华东野战军西线部队在中原野战军配合下,出其不意地攻占河南省会开封,并在睢县杞县地区歼灭区寿年兵团。

华东野战军在战役第一阶段全歼开封守军整编第66师等,在战役第二阶段歼灭区寿年兵团部及整编七十五师等,活捉兵团司令区寿年和师长沈澄年。

在战役第三阶段给予黄百韬兵团以打击后成功撤退,并在之后不久发动济南战役,攻占济南,全歼第二绥靖区。

豫东战役不仅对中原战场和华东战场,而且对战争的全局都有重大影响。

从全局来看,为改变中原战局,进而协同各战略区彻底打败蒋军,中原和华东我军势必要同蒋军进行几次大的较量,尽可能多地把敌人主力消灭在长江以北。

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歼灭战的条件更为有利。在山东战场,敌人坚固设防地域较多,我作战地区狭窄,难以打大的歼灭战。在中原黄淮地区,我军打大歼灭战的条件却正在成熟。这是因为:

第一,敌人虽然在这个地区集结了重兵,但中原地区有三条铁路干线和一些大中城市,敌需较多的兵力担负防守任务,因而机动兵力就相对地少了。如我军积极行动,必能调动敌人,为我军歼敌于运动之中创造战机。 第二,中原黄淮地区地势平坦,交通发达,固然便于敌人互相支援,但也有利于我军实施广泛的机动作战,尤其是在铁路和公路被我破坏的情况下,敌人重装备的机动将受到很大限制。我军则可以充分发挥徒步行军能力强的长处,迅速集中兵力分进合击敌人,实现战役上的速战速决。

第三,中原黄淮地区虽属外线,但背靠山东和晋冀鲁豫老解放区,可以及时得到人力物力的支援,特别是保障伤病员的安置和治疗。同时,我军挺进外线作战经数月,已渡过最困难的时期,适应和掌握了外线作战的规律。

第四,经我三路大军挺进中原,新解放区党的工作和政权工作已有初步基础,已有一定的支援战争的力量。

当时,在中原战场上,中野有4个纵队,华野有6个纵队,再加上两广纵队及地方武装,是有力量打大规模歼灭战的。

粟裕将军提出的“先打开封,后歼援敌”的作战方针,具有战略眼光。

第一,我军打开封,能打乱敌在鲁西南与我决战的企图,为运动中歼援敌创造战机。

第二,开封守敌孤立,敌用于增援的主力集团都在100公里以外,而我相对靠拢,有强大的兵力和充裕的时间阻击援敌。

第三,开封守敌虽有3万余人,但有战斗力的只有一个被歼后重建的正规旅。我2个纵队近6万人攻城,兵力虽优势不大,但战斗力则占很大优势。

第四,开封有40万人口,并经过日伪军和蒋军长期设防的城市,但华野在两年来曾先后攻克过敌重兵守备的枣庄、峄县、泰安、莱阳、许昌、洛阳、潍县等城市,积累了中小城市攻坚战的经验,部队熟练地掌握了炸药爆破技术,炮兵的射击技能也有提高。同时,3、8纵长于城市攻坚战。因此,攻克开封是有把握的。

1948年6月16日,华野八纵完成对开封的包围,经过七天激烈战斗,到6月22日,华野全歼开封守敌三万九千余人,取得了开封战役的胜利。

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开封,打乱了敌军的部署,蒋介石慌忙调动邱清泉、黄伯韬、区寿年兵团前往开封,正达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分散邱、区兵力,分割歼敌的战略目的。为了集中兵力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中国人民解放军于六月二十六日主动撤离开封,挥师东进,将空城留给敌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则集中兵力将区寿年兵团、黄维兵团包围在睢杞等地区,经九昼夜激战,又取得了歼敌五万余人,生俘敌兵团司令区寿年的胜利。整个豫东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共歼敌九万余人。

豫东战役是整个解放战争真正意义上的转折点,从此,在中原战场,敌人已完全失去了对我发起战役性进攻的能力,并更加动摇了据守战略要点的信心。

豫东战役的胜利, 使济南守敌陷于孤立,为华野进行济南战役创造了条件,也为此后的淮海战役的全面胜利埋下了伏笔。


没有豫东战役的胜利就没有淮海战役的胜利!豫东战役就像一把钥匙,彻底解锁了中原和华东战场的难局,一下子盘活我华野、中野、东野等各军的局面,以至于毛主席兴奋地说:“解放战争好象爬山,如今我们已经过了山的坳子,最吃力的爬坡阶段已经过去了。”

粟裕指挥作战

毛主席形容豫东战役是“山的坳子”,那么,我们怎么理解这个说法呢?

或许从敌我双方兵力的对比可以看出端倪:

1946年内战爆发时,我军总兵力127万人,蒋军总兵力430万人;

1947年7月,我军总兵力190万人,蒋军总兵力约为我军的两倍;

1948年6月,我军总兵力280万人,蒋军总兵力365万人;

1949年2月,我军总兵力358万人,蒋军总兵力204万人。

且不说武器装备上的差异,单就兵力而言,1948年是一个转折点:此前我军兵力明显处于上风,此后我军兵力占优。

解放战争分为三个阶段: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

而1947—1948年正好就处在由防御向相持转变的关键时刻,也是毛主席口中的“爬坡阶段”,冲破了这道坎,我军就势如破竹,从此扬鞭策马,全国解放已势不可挡。

而突破这道坎的,正是粟裕指挥的豫东战役,也就是毛主席所说的“山的坳子”。

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后,初期蒋军取得了相当大的战果,解放区被极度压缩,我军回旋余地越来越小:

在华北,张家口失守,晋察冀根据地被从中切开,分成几块;

在华中,两淮丢失,苏北根据地沦陷;

在晋冀鲁豫解放区,鲁西南根据地丢失,晋冀鲁豫根据地瘦身成晋冀豫根据地;

在陕北边区,西野被困在地瘠民穷、无战略纵深的陕北;

东北的情况稍好一点,但解放区也被分割成南满、北满两个互不相连的两块根据地。

针对这种情况,中央英明决策,作出了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的决定。当然,刘邓大军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过黄泛区时重武器全部扔掉了;在大别山区转战4个多月,部队由12万锐减至7万多。

后来为了牵制蒋军,减轻刘邓及中原压力,中央于1948年1月又电令华东野战军,准备让粟裕带领3个纵队自湖北南部渡江,南下湖南,吸引中原部分蒋军主力回救长沙;而后粟裕再带领这十万大军迂回东进到福建、浙江北部的山区。

但是,粟裕在接到电令后,一方面安排部队准备渡江,一方面陷入了深深的深思。

经过40天的思考,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华东野战军主力留在中原,在平原地带伺机消灭蒋军有生力量。

为此,中央召回陈毅、粟裕等人,于1948年4月30日至5月7日在河北阜平召开了著名的“城南庄会议”,同意了粟裕的建议,但同时也让他立下“军令状”:

在6个月内,歼灭中原地区以敌军最精锐的整编第5军为核心的6—12个整编旅。

为保证这一方案的顺利实施,中央将陈毅调至中原野战军,一方面是加强刘邓大军的力量,一方面是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

此战分三个阶段:

豫东战役自1948年5月拉开大幕。我方先是摆开一幅与敌邱清泉兵团在山东西南、河南东北方向决战的样子:山东兵团3个纵队包围兖州;中野3个纵队逼近襄樊;华野的陈唐兵团佯攻开封;主力向邱清泉兵团集结。

老蒋以为我方兖州、襄樊、开封三个方向都是佯攻,目的就是为了吃掉邱清泉兵团,赶紧调动各个方向的军队向此靠拢。一时间,鲁西南云集了蒋军10个整编师,大战似乎一触即发。

但谁知,粟裕的真正目的开封。6月16日晚,陈唐兵团包围开封;17日发动攻击;18日黄昏,东西南三个方向被突破;22日攻克开封,歼敌3万余人。

解放开封

彼时,开封是河南的省会,开封被占影响重大,于是老蒋急令各个方向的蒋军紧急驰援。

粟裕等的就是敌军调动,敌人一动就会露出破绽。果不其然,本来互为呼应的敌邱清泉兵团与敌第7兵团(区寿年兵团)之间40公里的一个空挡。

粟裕抓住时机,果断放弃开封,29日以华野的主力围住区寿年兵团猛攻,至7月1日午后,歼灭敌新21旅及整编第75师第6 旅,活捉敌兵团司令区寿年和第75师师长沈澄年。

区寿年(左)和沈澄年(右)

开封失守和第7兵团初被歼让老蒋极为震惊,在他的一再催促下,蒋军邱清泉、胡琏、黄伯韬、孙元良、吴绍周和杨干才六个兵团从不同方向向粟裕围了过来。

这个时候,按照一般思路,那就是在敌人还没有完成合围之前赶紧向东撤退,但那样势必遭到数十万敌军的追击,粟裕认为,我军以两条腿肯定跑不过敌人的机械化部队,于是他一反常规,全力痛击黄百韬兵团。

7月3日,敌整编25师遭到重创,一时间黄兵团形势岌岌可危,以至于黄百韬亲自站在坦克上高呼口号,冲到第一线指挥军队死战不退,才稳住了阵线。

而此时,其他敌军兵团已将对我军合围,粟裕这才指挥部队撤退。有意思的是,此时的黄兵团已是焦头烂额,黄百韬本人也已受伤,自然是不会追击我军;而刚刚到达战场的邱兵团却也不寒而栗,不敢追击,而更远的孙元良兵团则更是未敢再往前进,敌人都怕再次陷入我军的包围圈。

豫东战役,我军以伤亡33000人的代价,歼敌94000人。

豫东战役前敌军态势图

毛主席用“爬山”来比喻解放战争,非常生动、形象。这边是上坡,那边是下坡,“山的坳子”正处于山的转折处。这个比喻也表明,毛主席也认为豫东战役是具有战略转折意义的一场战役。

中央之所以于1948年1月电令粟裕带队南下湖南,其根本目的是想牵制蒋军,为东北野战军打败盘踞在东北的蒋军后,入关南下赢得1—2年的时间。

按照这一设想,短期内中原地带的蒋军不大可能被大规模消灭,关内的战争都是为了配合东北野战军,解放战争的进程势必会延长。

而豫东战役则打响了中原作战的第一枪,中原和东北两处开花,互为呼应,改变了相互之间的关系,也让蒋军顾此失彼,从而缩短了解放战争的进程。

前面说过,当初为配合华野,山东兵团3个纵队包围了兖州,中野3个纵队逼近了襄樊。

而当豫东战役打响后,蒋军各部都在向河南移动,一待粟裕的部队突出重围,山东兵团顺势就拿下了兖州,中野也攻克襄樊,各部佯攻都变成了实攻。

尤其是粟裕以20万军队,硬碰全美械的25万蒋军,并战而胜之,这极大地鼓舞了我方其他各野战部队,各地陆续进入战略反攻。

豫东战役之前,中原一带老蒋有重兵把守,各个方向都处于主动的进攻状态;而豫东战役之后,蒋军有生力量被消灭,损失惨重的蒋军机动兵团只能聚集在徐州-郑州一带,导致其他战场防御空虚,当后来我军围攻济南时,徐州的17万敌军已成惊弓之鸟,迟迟不敢支援,使我军顺利拿下济南。

三大战役中,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都是我方兵力占优,只有淮海战役中,我方是以少胜多(我方60万兵力,敌方80万人),而同样是以少胜多的豫东战役则给了粟裕以预演的机会。

以少胜多似乎是粟裕的专长,在此前苏北的“七战七捷”中,粟裕同样也是指挥3万余人的华野的4个纵队,经过宣泰攻坚战、如南急袭战、海安运动防御战、李堡歼击战、丁林攻坚战、邵伯防御战、如黄公路遭遇战七场战斗,抵挡了蒋军12万兵力的攻击,并消灭敌军53000余人。

正是“七战七捷”和“豫东战役”的预演,使粟裕的指挥艺术得到锤炼,最终他在淮海战役中,硬是将一锅“夹生饭”煮熟了。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所发布的全部内容源于互联网搬运,仅限于小范围内传播学习和文献参考,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果有侵权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

Copyright © 2022 奇宝库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