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有人说人老了,千万不要和孩子住在一起,那样谁都不开心,你同意这句话吗?为什么?

有人说人老了,千万不要和孩子住在一起,那样谁都不开心,你同意这句话吗?为什么?

张阿姨试探性地给她儿子说:儿子啊,你大姨今天给我打电话说想我了,我想回老家呆几天。

她儿子犹犹豫豫地说:妈,你好不容易回去一次,要不然就在老家多住一段时间吧。

张阿姨就像生怕儿子反悔似的忙不迭地说了一声好,说完后她心里竟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她早就在儿子家住够了,估计儿子儿媳也够了。

张阿姨和她儿子、儿媳就住在我们家楼下,她老家是农村的,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儿子和儿媳在我们小区里买的房子。张阿姨的老伴在前年因为癌症去世了,儿子不放心她一个人呆在老家,于是就把她接到了城里。

儿子回老家接她的时候,他们村的人调侃她说:你以后就跟着儿子在城里享清福吧。

她笑着说:是啊。

她带着憧憬跟着儿子来到了城里,可是没多久她就发现和儿子儿媳住在一起的日子实在算不上什么享清福,反而有些度日如年。

她一辈子节俭惯了,就连一粒米都不舍得浪费,不管是掉到地上还是饭桌上都会赶紧捡起来吃了,可是儿子和儿媳妇不一样。

儿媳妇特别看不惯她这一点,有一次吃完饭,她照常往喝完粥的碗里倒了点开水,把碗涮得干干净净,然后接着把水喝了。儿媳妇实在忍不住了,说:妈,你喜欢喝粥的话下次多煮一点就是了,咱家条件又不是很差,我和你儿子挣得都不少,你至于连涮碗的水都喝了吗?让别人知道了多丢人啊。

张阿姨一本正经地说:咱老家很多人都这样,这有什么丢人的,过日子就得知道节俭,老百姓的钱都是省出来的,我和你爸就是靠这样省出了供我儿子读书的钱,你们也得学着点,可不能太浪费了。

儿媳妇一脸不耐烦地说:行了,你管好自己就行了,我们怎么做不用你管。

这句话说得张阿姨心里特别难受,她觉得自己这么说没错啊,她和老伴供儿子读书的钱确实就是这么一点点省出来的,老家的人都是这么过来的,怎么现在的年轻人就觉得这样不正常呢?

张阿姨连续好几天都有些闷闷不乐,她也不是对儿媳妇有意见,可就是开心不起来。特别是每次看到儿媳妇把隔夜的菜或是饭都倒掉的时候,她的心都疼得要滴血。她给儿子说了好几次剩菜不要倒,留着她吃,可她儿子根本不听她的。因为剩菜剩饭的事,她和儿子闹了好几次矛盾。

她说儿子浪费粮食,儿子说吃剩菜对身体不好,张阿姨感觉无比憋屈:我都吃了几十年的剩菜剩饭了,以前长毛的馒头都照样吃,身体不照样很好吗?

和儿子儿媳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张阿姨不止和儿媳妇的关系闹得有点僵,就连儿子对她都没之前那么孝顺了。

儿子和儿媳妇出去逛街回来,每个人手里都大包小包的,张阿姨阴阳怪气地说:东西不要钱啊,怎么买了这么多。

她儿媳妇喜滋滋地说:今天商场里搞活动,很多东西比平时便宜很多,所以我们就多买了一些,我们还给你买了一双鞋。

听说给她买了一双鞋,她心里多少宽慰了一些,她一边接过鞋一边问儿媳妇多少钱,儿媳妇说:不贵,打完折还不到三百块钱。

张阿姨听了后差点哭了出来,她忍不住大声说:不到三百?在咱老家这些钱都够买十双鞋了,你们怎么就这么不会过日子啊。

儿子说:妈,你能不能不要整天说咱老家怎么样,你现在是在城里,不是在老家,我有能力让你过更好的生活,你为什么还非要去过之前的那种穷日子呢?

张阿姨说:我不是心疼你们花钱吗?你们挣点钱也不容易。

儿子说:你不用心疼我们,只要你开心就行。

张阿姨说:我不开心,一点都不开心,你们要是真想让我开心,以后就别再在我身上乱花一分钱。

儿子没再说话,看了她一眼然后就去了卧室,卧室的门砰的一声,张阿姨的眼泪又差点出来了。

张阿姨感觉在儿子家自己做什么都是错,儿子儿媳嫌她用脏水拖地、嫌她洗衣服放着洗衣机不用,非得用手洗,嫌她刷碗不用洗洁精,还嫌她上厕所不知道冲水……她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儿子儿媳白天上班不在家的时候还好,下班后她和他们呆在一起,浑身各种不自在。

最让她不安的是儿子和儿媳经常因为她吵架。虽然没怎么当着她的面吵过,可是她晚上起来上厕所的时候,经常听到儿子和儿媳妇在卧室里争吵。第二天,不止儿媳妇,就连儿子对她的态度都不怎么好。

她以前很少过生日,就算是过,也从来没买过蛋糕,最多包点水饺或是煮几个鸡蛋。住到儿子家里后,离她生日还有好几天儿子就嚷嚷着要给她好好过一个生日,到时候一家人出去好好吃一顿。她说什么都不同意出去吃饭,最后各退一步,儿子儿媳同意在家吃,她同意多做几个菜,买个生日蛋糕。

到了她生日那天,她儿子竟然一声不响地给她买了条金项链,她心疼地刚想说去把项链退了,儿媳妇竟然先冲儿子发起了脾气。

儿媳妇说:你给你妈花好几千块钱买条项链至少先和我商量一下吧?

儿子说:我又没花你的钱,我给我妈买东西为什么还要和你商量啊。

儿媳妇说:你孝顺,你对你妈好,你妈过生日你一下给她买条金链子,那我妈呢?我妈过生日你连个电话都不知道给她打。

儿子说:谁妈谁孝顺,我孝顺我妈,你孝顺你妈,我妈辛辛苦苦把我养这么大,我孝顺她是应该的。

儿媳妇气得直接把蛋糕摔在了地上,她说:你说的这叫什么话?你孝顺我妈就不应该了是吗?你现在住的这个房子,你妈给咱添一分钱了吗?可我妈呢?买房子她给了咱二十万,装修又给了咱十万,到头来你还能说出这种话来,你的良心呢?你还有一点良心吗?

儿子说:不管买房子我妈有没有给咱添钱,她都是我妈,她养了我几十年,我就该孝顺她。

儿媳妇说:我没有不让你孝顺她,但你至少该提前给我打声招呼,不打招呼就是不行!

张阿姨又是伤心又是生气,哆嗦着大声说:你们别吵了,你们再吵我今天就回老家!

她的儿子不再吱声,儿媳妇说:妈,这是我和你儿子之间的事情,这个事我和他今天必须说清楚,说不清楚这个日子以后没法过,你不要在里面瞎掺和。

张阿姨含着泪说了一声好,然后饭也没吃就回了卧室。

夫妻床头吵架床尾和,虽然没几天儿子和儿媳妇又和好如初,那天的事情就跟没发生一样,可张阿姨越发觉得住在儿子家就是一种煎熬。

儿子和儿媳结婚都快八年了还没有孩子,张阿姨做梦都想着抱孙子,她想:如果儿媳妇生了孩子,我天天在家弄着孩子,日子会更好过一些。

以前她还不怎么催儿子和儿媳,慢慢地,她把生孩子挂在了嘴上。她经常有意无意地给儿媳妇说谁谁家又生了个大胖小子,谁谁家又添了个大胖孙女。儿媳妇又不傻,自然知道她说这些话的真正意图,儿媳妇说:妈,我的工作现在正处于上升期,现在还不想要孩子,你再怎么催也没用。

张阿姨着急了,她说:你今年都已经32岁了,和你差不多年龄的人孩子都生了两个了,你们这连一个都还没有,你现在不生过几年不就成大龄产妇了吗?你不会是身体有什么问题吧?

儿媳妇有点哭笑不得地说:我的身体我清楚,我和你儿子暂时还没有要孩子的打算,这件事你就别操心了,我们什么时候想生自然就生了。

张阿姨哭丧着脸说:我怎么生了这么个儿子,我们家是不是要绝后了啊。

听起来她似乎是在说儿子,可实际上是在指责儿媳妇,儿媳妇生气地说:照你这样说,如果我第一胎生的是女儿,你岂不是还会再要求我生二胎?我生孩子不是为了给你们家传宗接代,如果我想生的话我自然会生,我不想生别人再怎么催也没用,我和你儿子说好了,如果我一直不想生,我们大不了就做丁克。就算哪一天我想生了,不管男孩女孩我都只会生一个,以后不论是做丈母娘还是做婆婆,我都会管好自己,少掺和儿女的家事,更不会催着儿女去生孩子!

张阿姨气得连话都说不出来。等她儿子回到家后她就哭着说他们要是还不要孩子的话她就回老家。儿子气得对儿媳妇说:你为什么不能好好和我妈说话?为什么非要惹她生气,我是她儿子,你是我老婆,你也算她半个女儿,你为什么不能对她尊重一点?你下次再惹她生气,我就让你好看!

儿媳妇毫不示弱地说:她养了你,你欠她的,我不欠她的!她敬我、我敬她!她对我好,我也会对她好!她和我说话阴阳怪气,我也不会好好和她说话!你如果真把我惹急了,我现在就把你妈撵回老家去!不信你就给我试试!

张阿姨的儿子顿时就跟撒了气的皮球一样,一声都没敢再吭。

这件事之后,张阿姨的儿媳妇有好长一段时间都不怎么搭理她,就跟躲着她一样,每天早上起床后早饭都不吃就出了门,晚上她都上床睡觉了,儿媳妇才回来。她和儿子之间似乎和之前也不太一样了,儿子下班回到家后光躺在沙发上看电视或是玩手机,都不怎么和她说话。她心里非常压抑,感觉在儿子家一天都呆不下去了。

勉强又过了一段时间后,她下定决心要回老家,因为怕儿子不同意,所以故意找了个借口。她说:儿子,你大姨今天给我打电话说想我了,我想回老家呆几天。

儿子低头沉默了一会说:妈,你好不容易回去一次,要不然就在老家多住一段时间吧。

她忙不迭地答应了。说完后心里竟然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第二天,儿媳妇难得没有早走,而是陪着他们一起吃了早饭,去上班的时候还笑着叮嘱她别落了东西。张阿姨的心里又是轻松又是苦涩。

仔细想想,张阿姨和她的儿子儿媳似乎都没有做错什么,如果非要找错的话,那只能说错在两代人生活在一起。张阿姨觉得自己一肚子委屈,可实际上,她的儿媳妇心里也是憋了一肚子气,他们双方都不开心。

“人老了,千万别和子女住一起,那样谁都不开心”,我是非常认同这句话的。老人觉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可儿女的心里也不好受。两代人生活在一起不开心,是有很多原因的。

两代人在生活习惯方面有很大的代沟。老人习惯了节俭,可年轻人却习惯了浪费,老人饮食清淡,恨不得天天吃素,年轻人口味却比较重,恨不得顿顿大鱼大肉。老人习惯早睡早起,年轻人却正好相反,更喜欢晚睡晚起。

谁也无法说服谁,谁也无法适应谁,老人看不惯年轻人的做派,年轻人也看不惯老人的行为。老人管得多了年轻人不乐意,管得少了自己心里又不舒坦。最后两代人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

同样一件事,年轻人认为该这样做,老人却认为该那样做,很难达成协调和一致。比如在带孩子方面,老人还是按照自己的老一套,殊不知现在的育儿理念在很多方面都和以前不一样了。老人认为年轻人就该听自己的,毕竟自己年纪摆在那里,吃过的盐比年轻人走过的路还要多,可年轻人却认为老人思想老旧、不可理喻。

本以为沟通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结果却发现沟通竟然没有任何效果,甚至还不如直接吵一架的效果好。老人憋了一肚子气,年轻人心里也不好受,彼此都不开心。

虽然都叫爸妈,可对自己的亲爸妈和对岳父岳父或是公公婆婆肯定会有区别,什么事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自己的爸妈,有时候一方考虑事情不周到,另一方可能就会心生不满,并且大吵大闹。和自己的爸妈闹了矛盾,过不几天就都消气了,可如果和岳父岳父或是公婆闹了矛盾,可能很久都难以释怀。妻子或是丈夫会忍不住在对象面前抱怨老人,而老人的子女听到对象说自己父母的坏话,自然不会开心,小两口可能就会你一言我一语的吵起来。

没有几个老人能一直和儿媳妇或是女婿和平共处,特别是婆婆和儿媳妇,似乎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还有的老人特别爱挑事,他们见不得子女家庭和睦,小夫妻越是在他们的挑拨下闹的鸡飞狗跳,他们越是开心。

虽然两代人住在一起彼此都会不开心,可有时候迫于无奈,两代人不得不生活在一起,比如老人帮年轻人带孩子,老人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子女照顾等等。那么,如果老人和子女住在一起,老人和子女们该怎么做呢?

老人就要有老人的样子,少说话多做事,虚心接受儿女的建议,不要动不动就摆老人的架子,更不要随便干涉儿女的决定,不要搬弄是非、挑拨离间。做父母的,不就应该希望儿女的婚姻能和谐、幸福吗?他们的婚姻不幸福,对于老人来说又能有什么好处呢?

子女们也要有子女的样子。父母把我们辛苦养大,我们理应对他们尊敬和包容,因为他们一向以来也是这么包容我们的,我们对父母要多一点耐心,多一点迁就,出现了问题第一时间应该是和老人沟通,而不是冲着老人发脾气。

老人还是尽量不要和儿女住在一起,可以偶尔在一起短期的住几天,最好不要长期住在一起。如果不得不长时间生活在一起,那么老人请尽量做一个明智的老人,儿女请尽量做一个孝顺的儿女,只有这样,双方才有可能愉快的一起生活下去。

《不认同》

忍耐孤独人本性,

活着快乐自从荣。

阖家团圆幸福声,

民族团结力无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所发布的全部内容源于互联网搬运,仅限于小范围内传播学习和文献参考,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果有侵权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

Copyright © 2022 奇宝库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