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中国核电(601985):“核电+新能源”双轮驱动 量价齐升打开盈利空间

中国核电(601985):“核电+新能源”双轮驱动 量价齐升打开盈利空间

核电出力稳定,全天可维持100%,且碳排放量极低,是化石能源的最佳替代之一。公司是中国核电行业的双寡头之一,随着核电审批重启,支持性政策频出,核电装机量有望稳步提升,叠加电价市场化进程加速,公司盈利空间逐步拓宽,在中特估体系下有望实现价值重塑,首次覆盖予以“强烈推荐”评级。

    背靠中核集团,核电业务增长稳健,新能源收入快速提升。中国核电是我国核电双寡头之一,控股股东为中核集团。公司营收稳步增长,其中,核电贡献了主要收入来源。2022 年,公司核电发电收入为634.04 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为88.9%。新能源收入从2017 年的0.28亿元快速提升至2022年的65.39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到197.6%。其中风电收入23.05 亿,光伏42.34 亿。

    核电护城河宽广,政策频出加快核准节奏,量价有望齐升。核电出力稳定,全天可维持100%,并且碳排放量极低,可实现对化石能源的大规模替代。

    2021 年,国家提出积极有序发展核电,核电审批和开工节奏提速。一方面,自2024 年起,公司核电机组将逐年投产,助力发电量稳步增长。另一方面,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核电定价机制逐渐市场化,公司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持续提升,在煤电电价回暖的预期下,公司核电业务收入有望增厚。

    此外,在成本端,随着国产化率的提升、施工和管理经验的积累,公司核电造价和运营成本均存在下行空间。

    能源转型背景下,风光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公司“核电+新能源”开发模式大有可为。根据“十四五”规划,到2030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5%左右,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量达到12 亿千瓦以上,风光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在平价上网时代,风电机组规模化、大型化建设的趋势将推动降本增效;随着硅料价格进入下行通道,多晶硅产能逐渐释放,光伏装机成本也将进一步下降。作为集团内部唯一的新能源上市平台,公司独占集团优质风光资源,2025 年底风光装机量将达到3300 万千瓦。此外,公司积极开展“核电+新能源”开发模式,有望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水平。

    盈利预测和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9.5、112.4亿元,同比增长10.4%、13.0%;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13.5x、12.0x,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核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风险、新能源项目建设和补贴落地不及预期、电价下行风险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