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平稳开局良好增收农产品

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平稳开局良好增收农产品

本报记者 顾雨霏

国新办近日就今年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一季度,农业农村部全力抓好春季农业生产,着力保障‘菜篮子’产品供给,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平稳、开局良好。”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在会上表示,总体来看,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为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也要看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还面临气象灾害和病虫害威胁、农业生产成本上涨、农民就业压力较大等问题,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统筹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全力夺取夏粮丰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聚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为农业强国建设开局起步打下坚实基础。

深入挖掘农村内需潜力

乡村既是巨大的消费市场,又是巨大的要素市场,激活农村内需对稳增长、扩内需,地位突出、作用显著。

曾衍德介绍,一季度,农业农村部深入挖掘农村内需潜力,农村投资消费稳步恢复。农业投资增速回升,高标准农田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截至3月底,已建成高标准农田和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942万亩、322万亩,一季度,全国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25亿元、同比增长0.5%;乡村消费市场恢复增长,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5258亿元、同比增长6.2%,比城镇高0.5个百分点;农产品进出口保持增长,农产品进出口总额833.8亿美元,同比增长11.6%,其中,出口235亿美元、同比增长7.4%,进口598.8亿美元、同比增长13.2%。

“激活农村内需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协调、综合施策,找准方向,明确路径,久久为功、持续推进。”曾衍德表示,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发展产业增收赋能。突出“土特产”要求,立足农业农村资源禀赋,聚焦发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发展壮大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和空间,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加强建设投资牵引。健全政府投资与金融和社会投入联动机制,引导更多资金投向高标准农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现代设施农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建设领域,形成有效投资拉动效应。

创新供给提升消费。要深入推进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三品一标”,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引导食品消费升级。健全农村市场流通体系,让城市的产品“下沉顺畅”,让农村的产品“上行通畅”,促进家电家具等耐用品消费增长。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服务供给,扩大服务消费。

深化改革激发活力。通过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妥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让农村沉睡的资源焕发新的活力。

对于如何建好、管好、用好高标准农田,曾衍德表示,农业农村部将加强规划引领,创新投入机制,开展整建制试点,健全管护机制,把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重要措施。

统筹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

“米袋子”“菜篮子”产品与民生息息相关。曾衍德介绍,一季度,重要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生猪生产稳定发展,3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305万头,相当于4100万头正常保有量的105%,一季度,猪肉产量1590万吨,同比增长1.9%;畜禽和水产品全面增产,牛羊禽肉产量同比增长3.6%,牛奶产量增长8.5%,国内水产品产量增长4.4%;蔬菜和水果供应充足,4月上旬在田蔬菜面积同比增加110多万亩;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增加,一季度新增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3900多种。

当前正值猪肉消费淡季,猪肉产量仍在增加,生猪价格持续低位运行,一些养殖场户出现阶段性亏损。对于当前生猪生产形势,曾衍德作出了两点基本判断:一是猪肉市场供应充足,出栏增加叠加消费淡季,导致生猪价格出现下跌,这影响了生产者收益,也支撑了我国CPI低位运行;二是生猪生产波动平缓,能繁母猪存栏量稳定在4100万头的95%—105%,在合理区间。“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保障市场稳定供应。”曾衍德表示,一是稳预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引导养殖场户合理安排生产节奏,避免在价格低位时盲目压栏和二次育肥,阻碍猪价回升、拉长亏损时长;二是稳产能,督促指导各地按照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要求,稳定用地、环保、金融等长效性支持政策,适时发放临时性救助补贴,帮助养殖场户渡过难关;三是降风险,继续抓好非洲猪瘟等常态化防控,落实监测排查、清洗消毒等关键防控措施,早发现、快处置,及时化解疫情风险。

“去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为今年以来粮食保供稳价提供了有力保障。从当前生产形势看,冬小麦面积稳中有增,长势好于去年,夏粮丰收基础较好,春播粮食播种比较顺利,为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生猪产能处于合理区间,蔬菜水果产销衔接顺畅,‘菜篮子’稳产保供基础比较牢固。”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负责人刘涵表示,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分品种压实种植面积,分环节挖掘增产潜力,分类型健全防灾减灾机制,分主体调动种粮积极性,全力以赴再夺粮食丰收,积极配合好有关部门做好市场调控,确保粮食市场平稳运行。

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拉动内需、促进城乡经济循环的重要措施。

曾衍德介绍,一季度,农业农村部持续抓好产业就业帮扶,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截至3月末,65%的监测对象已消除返贫风险,其余均落实了帮扶措施;着力拓展产业链条,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农产品加工业运行平稳,乡村休闲旅游业加快恢复,农业园区建设提档升级,新批准创建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00个农业产业强镇,打造了一批产业发展高地;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农村改革持续深化,扎实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制度试点,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组织,全国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分别超过400万家、223万个,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超过104万个。

“今年一季度,农民收入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务工收入增长,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总量1亿8千多万人,比上年增长2.3%,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4504元,同比增长1.5%;收入增速提高,农民收入实际增长4.8%,比去年全年快了0.6个百分点;城乡收入差距收窄,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2.35,比上年同期缩小0.04。但也要看到,经济回升和就业形势好转的基础还有一些不稳定因素,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任务还很艰巨。”曾衍德表示,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加大力度、多措并举,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一是政策扶持促增收。以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为政策取向,落实好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等政策,将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范围扩大至全国所有产粮大县。

二是创业就业促增收。通过实施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培育行动,落实创业一次性补贴等扶持政策,加强农业创业创新园区和孵化实训基地建设,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带动农民就地创业、就近就业。

三是改革赋能促增收。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建设,扎实搞好确权,稳步推进赋权,有序实现活权,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还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让农民更多分享发展成果。

四是增强动力促增收。重点是增强脱贫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内生发展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通过实施特色产业提升行动,启动一批全产业链开发项目,壮大特色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创响特色品牌,以产业带动就业、促进增收。

《中国食品报》(2023年04月24日02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