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银保监会风险提示:从未批准设立“中国时间银行”银行与信贷金融银行业商业银行资本

银保监会风险提示:从未批准设立“中国时间银行”银行与信贷金融银行业商业银行资本



银保监会网站日前发布关于“中国时间银行”有关风险的提示称,银保监会从未批准设立“中国时间银行”,相关网站、社交平台、APP等所称“中国时间银行”有关内容均为虚假消息,相关投资活动涉嫌违法犯罪,请公众谨慎辨别,谨防上当受骗。

银保监会网站日前发布关于“中国时间银行”有关风险的提示称,近期银保监会通过日常监测发现,个别网站发布“中国时间银行上市”等虚假信息,且有名为“时间银行”的移动应用程序(APP)以公益养老为名目开展投资活动。

银保监会表示,银保监会从未批准设立“中国时间银行”,相关网站、社交平台、APP等所称“中国时间银行”有关内容均为虚假消息,相关投资活动涉嫌违法犯罪,请公众谨慎辨别,谨防上当受骗。

同时,以“时间银行”命名网站、APP、微信公众号、自媒体账号等行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十一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十九条“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不得在名称中使用‘银行’字样”、“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或者从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的规定。

银行,是依法成立的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银行”两字是带有金融属性的专有机构名称,具特定含义和严肃性。然而,近年来,频繁出现违法使用“银行”字样的情况,例如,一些并非从事金融业务的工商企业或某些公用项目使用诸如“时间银行”“粮食银行”“爱心银行”“养老银行”“志愿服务银行”“两山银行”等带有“银行”字样的名称。违法使用“银行”字样容易对社会公众造成误导,扰乱金融市场秩序,依法应当予以整改规范。

我国《商业银行法》第十一条、第七十九条规定,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不得在名称中使用“银行”字样;未经批准在名称中使用“银行”字样的,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

严格控制企业名称中使用“银行”字样也是国际银行业监管的基本原则。巴塞尔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第四条提出,只有持照并受到监管的机构才能在其名称(包括域名)中使用“银行”一词或派生的“银行业务”等词,以避免出现任何可能误导公众的情况。

为整改规范违法使用“银行”字样现象,2022年,中国银保监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银行”字样使用有关事项的通知》(银保监规〔2022〕18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违法使用“银行”字样专项清理整治活动。

《关于规范“银行”字样使用有关事项的通知》主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十一条、第七十九条规定的基础上,明确细化了相关内容,并结合有关的规范整改工作实际情况,完善有关工作要求。

一是明确了主体范围。明确“银行”字样的使用依法须经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审查批准。明确“单位”包括法人与非法人组织,并对自然人以营利性为目的或者以可能为公众误导的方式使用进行规范。

二是明确了“名称”含义。明确“名称”包括:法人、非法人组织名称的全称、简称;商标名称;产品、业务和服务名称;互联网网站名称、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名称,并规定了兜底条款。

三是提出了整改规范工作要求。强调了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的整改牵头责任,要求加强监测。对于违法使用“银行”字样的行为,应根据违法行为具体情况,依法进行行政处罚。网信部门、电信主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强职责范围内对含有“银行”字样名称的审核工作。各银保监局应积极协调、会同网信部门、电信主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共同开展整改规范工作,并通过主动提示或依职权更名等方式纠正违法行为。同时还规定了互联网相关平台的审核义务。

四是提出银行保险机构的报告及审查要求。要求各银行保险机构发现违法使用“银行”字样情况的,应当及时向银保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报告。对于违法使用“银行”字样的主体,各银行保险机构不得为其业务系统开发提供技术支持,不得与其开展营销推广方面的业务合作;在提供授信、承保等金融服务时,应当对其整改情况进行必要审查。

银保监会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常态化做好规范“银行”字样使用工作,清理虚假网络信息,整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良好市场秩序。

本文编辑:孙世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