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循这张“非视觉地图” 去博物馆“追光”

循这张“非视觉地图” 去博物馆“追光”

在闲暇时间,来一杯热腾腾的手冲咖啡,相信是许多人惬意的享受。不过你是否想过,如果视障人士也想品尝一杯自己手制的咖啡,他们该怎么做?

日前,在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啡视觉”公益空间,一场独特的咖啡品鉴活动举行。视障咖啡师陈莹雅,手把手教大家制作手冲咖啡。香醇的咖啡从壶中沏出,让整个空间都变得温馨起来。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卜松竹 通讯员 林淑仪

“非视觉”项目

拓宽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服务人群

经过严格培训,视障咖啡师完全可以独当一面

陈莹雅是一位梅州姑娘。此前,她已经在为视障人士提供实践机会的啡标咖啡有了不短的工作经历。对那些如她一般从事这份工作的同行来说,这不仅可以让自己获得收入,也让自己多了许多与人交往的机会。

而对于当天参加活动的人们来说,这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不仅可以让自己对视障人士参与社会活动的可能性有了新的认识,也对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如何更好地服务有着各种独特需要的人群,有了新的感悟。

主办方介绍,邀请视障咖啡师在“啡视觉”公益空间为观众带来手冲咖啡工作坊,目的正是为视障与健视群体的共融、对话创造条件。除了雇请视障者作为“啡视觉”空间的咖啡师,博物馆还将推出“啡视觉”概念挂耳,以咖啡为媒介传播公益理念。

据介绍,视障咖啡师制作手冲咖啡远比健视人士困难,因为手冲考究的是人的冲调制作手艺,而视障咖啡师通过手机连接电子秤完成数据读取播报,去控制热水的冲调,保证咖啡手冲的口感。他们必须利用“非视觉”的方式,以听觉、嗅觉去完成手冲咖啡的制作。而据曾经参与培训多位视障咖啡师的专业人士称,更大的挑战在于他们刚开始时会比较胆怯,不敢和客人沟通。但经过严格而科学的培训,视障咖啡师完全可以独当一面,开店、出品。

“可触摸博物馆”可调动听觉、触觉、温度等不同感官

除了咖啡品鉴,在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近期的“非视觉”项目中,大家还能看到广州导盲犬学校的专业培训师与导盲犬带来的主题分享,体验到视障人士带来的博物馆专业导赏。相关负责人表示,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于2021年策划了“可触摸博物馆”非视觉项目,期望为观展难度较大的视障群体共享公共文化资源创造条件。之前的活动中,讲解员带领视障人士调动听觉、触觉、温度与震感等不同感官方式,踏入“可触摸”的博物馆,大家可以触摸到地球最早期生命体之一蓝绿藻出现的物证叠层石、侏罗纪时期植食性恐龙的粪便化石与胃石化石,抱恐龙的“大腿”,并与博物馆“馆宠”羊驼亲密接触。

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的“非视觉”导赏除了提供部分可触摸展陈,今年特别新增了配合参观动线的场景音效,而且导赏全程是由视障志愿者进行讲解。从去年9月起,3位视障志愿者开始接受科普讲解培训,并将自己所熟悉的感官表达方式融入导赏讲解之中,为观众提供“非视觉”的沉浸式体验。

文创前沿

“大湾区非视觉文化地图”汇聚不同文化机构优势

日前,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举办“非视觉”2023公开日活动,携手多个公益组织及文化机构,联合发布“大湾区非视觉文化地图”。

记者了解到,参与“大湾区非视觉文化地图”共建的,除了广东省无障碍促进会、广州市融爱社会服务中心,还有广州图书馆、辛亥革命纪念馆、深圳市金石艺术博物馆、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博物馆等。

国内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关注视障人士等有专门需要的人群所需的专业化、科学化服务已经有很长的时间,而如何让他们从单向的“被服务者”向共同的参与者、协作者身份转变,也越来越显得迫切。

助力推动“大湾区非视觉文化地图”的吕慧莹告诉记者,包括视障群体在内的很多公众,并不了解现有的视障人士友好服务,“已经有一些为视障群体长期福祉而设的公共服务和文化资源,且不同机构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聚在一起,能互通有无,做好服务。”

2022年4月21日,粤听“追光主播”计划的首个“追光主播实践基地”落地南越王博物院。经过专业培训,视障人士从被服务对象,转变为博物馆服务的参与者。同年5月18日的“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上,“追光主播”何昭颖分享了自己的声音故事。南越王博物院公共服务部主任李颖明告诉记者,目前已有三位“追光主播”完成培训,“今年的计划是邀请追光主播为博物院的流动展录制导览音频,随着送展计划,让他们的声音到达更广阔的地方”。

李颖明认为,为视障人士做博物馆服务,难点首先在于激发他们的参观兴趣,“今后可加强到视障群体社区的宣传”;其次是博物馆需要借助专业人士更深入了解视障群体的特点与需求。如制作可触摸展品、音频、盲文材料等,撰写专门针对视障人士的讲解词,确保使用描述性的语言准确传达对遗址和文物视觉方面的感觉。

温馨服务

如何帮助残障人士享受文化的美好

不久前,“羊城烟火气——广州出土汉代建筑模型明器展”在南汉二陵博物馆开展。博物馆展陈宣教部主任陈馨告诉记者,展览特别设置一条辅助展线:从视觉——更近距离的信息海报、听觉——八处音频讲解,到触觉——可供触摸的文物模型轮廓和五感体验盒等,不仅为普通观众提供另一种展出文物的解读方式,专门铺设的盲道、安置的盲文更为视障人群能真正走进博物馆、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提供便利。展览还特别邀请广州市启明学校视觉障碍的同学观摩展品后进行创作,作品也在展览中展出。希望通过这些设置,“促进各年龄段人群的福祉,特别关注心理健康和社交隔阂问题。”

这个周末,一位韩国籍的游客带着导盲犬来到了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参观。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宣教部主任梁莹介绍,馆内除了无障碍通道、第三卫生间、盲道等无障碍设施外,还准备了相应的盲文读物。同时邀请广州市残联培新中心高级手语培训老师对工作人员进行基础日常手语培训,并有志愿者为行动不便、视力障碍者提供帮助及陪同参观现场讲解服务。

记者了解到,目前许多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还没有把视障人士友好服务、普适性设计纳入计划,但许多人开始主动分享经验,帮助更多文化机构结合自己的特点进行研究。未来,如果能探讨出一套适合在更大范围推广的模式,对于让残障人士走出家门,享受文化的美好,一定大有裨益。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