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周小川:联合消费贷模式可持续性存疑;光大集团原董事长李晓鹏被查

周小川:联合消费贷模式可持续性存疑;光大集团原董事长李晓鹏被查

周小川:联合消费贷模式可持续性存疑;光大集团原董事长李晓鹏被查

李晓鹏被查,曾执掌光大集团逾四年

4月5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称,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晓鹏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此前的3月31日,中国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连舸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原银监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部主任姜丽明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银保监会纪检监察组、黑龙江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银保监会纪检监察组和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监委对原银监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部主任姜丽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银保监会提示:小心这三类“养老”陷阱

近期,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代理退保”“以房养老”“投资理财”等方式“套路”诈骗消费者,尤其令老年人“防不胜防”,严重侵害老年消费者合法权益。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23年第1期风险提示,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谨防三类养老诈骗陷阱。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修订草案已上报国务院

4月6日,银保监会发布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显示,2022年银保监会统筹推进现代金融监管法治顶层设计。着力完善银行保险监管基础性制度体系,扎实推进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修改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动商业银行法、保险法修改。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修订草案已上报国务院,重要立法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统筹立法规划,发布2022年规章立法工作计划,出台部门规章10件、规范性文件23件,监管制度体系日趋完善。报告还披露,2022年银保监会强化监管处罚震慑,全年处罚银行保险机构4620家次,处罚责任人员7561人次,罚没金额28.99亿元。

广东:探索建立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法人分类评价体系

4月6日,广东银保监局官网消息,广东银保监局将探索建立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法人分类评价体系,围绕发展规模、效益质量、股东支持、合规状况、社会责任等5方面细化指标,以探索行业退出机制,加大对优质机构的支持和辅导力度;多管齐下支持和促进优质中介机构发展,探索通过股权交易、兼并等方式,引入优质股东或通过MGA模式。

西藏证监局:对华林证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

4月7日,西藏证监局公布关于对华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经查,华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存在内部制衡和隔离不足,岗位授权管理和业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不到位,未及时报告或报备新业务的问题。对华林证券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

六大上市险企2022年代理人锐减82万

2022年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人保、新华保险寿险板块个险渠道代理人数量分别为44.5万人、66.8万人、24.1万人、9.74万人、19.7万人,同比降幅分别为25.8%、18.5%、54.1%、47.61%、49.36%。总体看来,2022年6大上市险企寿险板块代理人规模减少约82.74万人,较2021年减少三成。

周小川:联合消费贷模式可持续性存疑

4月4日的2023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在主旨演讲中表示,有数据说联合消费贷不良率已达16.9%,比平均值高很多,该模式乍看起来挺有道理,但是否真正可持续,真正有效,也需要质疑。

上市金融科技公司去年利润普降

4月6日,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陆金所控股、奇富科技、乐信、信也科技、嘉银金科、小赢科技等公司陆续公布的财报数据中,整体来看有增有降、喜忧不一。可喜的是,6家公司全员实现盈利,多家实现客户的规模增长,不过在同比变化上涨跌不一,有机构净利润降幅超六成,但也有机构逆势增长。其中,奇富科技营收165.54亿元,同比下降0.4%,净利润40.056亿元,下滑30%;陆金所2022年实现总营收581.16亿元,同比下降6%,实现的87.75亿元净利润,也同比减少47.5%;而乐信总营收98.66亿元,同比下降13.3%,净利润8.2亿元,降幅超六成。

首季银行同业存单发行超6万亿元,同比增长11.7%

4月6日,根据Wind数据统计,一季度,银行同业存单发行规模达60120.3亿元,同比增长11.7%。其中,3月份,同业存单发行规模同比增长9%。按月度来看,1月份银行同业存单发行10572.2亿元,2月份发行24519.2亿元,3月份发行25028.9亿元。

信用卡业务增速放缓,精细化运营成银行发力重点

截至4月3日,已有20余家银行披露2022年年报,信用卡业务发展情况随之清晰。整体来看,银行信用卡业务增速放缓,信用卡消费金额增速出现分化。多家银行更加注重存量客户经营和管理,重视场景化、精细化运营。展望未来业务发展,有银行表示,将积极把握消费复苏契机,助力信用卡消费和贷款的增长,同时将进一步加强信用卡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

保险产品搅动银行代销江湖,多家银行代销同比大幅增长

4月7日,记者日前调研发现,近期银行代销的产品中,带有理财功能的保险产品持续走俏,部分银行代理的热门产品甚至需要“抢”额度。事实上,近年来,保险产品已悄然搅动银行代销江湖。2022年,多家银行代理保险收入同比取得较大幅度增长。同时,保险公司银保渠道成为业绩黑马,纷纷实现放量增长,相关业务加速发展。

重庆披露最新数据:243家小贷公司,涉45家网络小贷

作为小额贷款行业集中度最高的地区,近日,重庆市金融监管局公布了最新小额贷款公司名录。根据披露,重庆市有小额贷款公司243家,具备开展网络贷款业务的45家。这也就意味着,全国共200多家存量网络小贷牌照,重庆市占据了将近五分之一。与此同时,截至2022年末,重庆市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余额为2384.18亿元。自2016年末超过江苏以来,已经连续七年位居第一。

小米消费金融:2022上半年亏损,下半年扭亏为盈

近期,据重庆农商行年报显示,2022年,小米消费金融(下称“小米消金”)实现净利润1084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368万元同比增长195%。截至2022年末,小米消金总资产112.86亿元,净资产15.16亿元。而在2022年上半年,小米消金净亏损达9319万余元。

宁银消费金融实现盈利,2022年净利润2600万

4月5日宁波银行年报显示,2022年宁银消金总资产81.45亿元,净资产11.67亿元,营收6.13亿元,净利润2600万元,贷款余额 71.83 亿元。2022年上半年,宁银消金总资产72.45亿元,净资产11.09亿元,营收0.99亿元,净亏损0.32亿元。宁银消金在下半年业务明显发力,并且实现扭亏。

哈银消费金融2022年营业收入10.31亿元,同比增长7.40%

3月30日晚,据哈尔滨银行2022年报披露,截至2022年12月31日,哈银消费金融总资产152.38亿元,同比增长11.57%;贷款余额150.73亿元,同比增长15.59%;营业收入10.31亿元,同比增长7.40%;累计服务超过3400万人次。

凯泉泵业将成华瑞银行第二大股东

4月4日,上海银保监局发布文件称,同意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凯泉泵业”)受让上海国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华瑞银行11400万股股份和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华瑞银行30300万股股份。受让后,凯泉泵业持有华瑞银行66150万股股份,持股比例升至22.05%。

中原银行董事长徐诺金因工作调动辞职,鹤壁市原市长郭浩接棒

任职仅一年半,中原银行董事长徐诺金因工作调动原因辞职。4月6日晚间,中原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董事长、执行董事徐诺金由于工作调动,于2023年4月6日向董事会提交辞呈,辞去该行董事长、执行董事及董事会战略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的职务。当天,中原银行组织召开干部大会。会议宣布了省委决定:郭浩任中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徐诺金不再担任中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资料显示,郭浩此前为河南省鹤壁市市长,不过他有着丰富的金融行业和监管经历。

美国阿莱恩斯西部银行单日股价超跌15%

当地时间4月5日,美国另一家区域性银行阿莱恩斯西部银行早盘大跌超15%。今年以来,该银行股价已经腰斩。该银行股价大跌的原因在于,当地时间4月4日盘后,阿莱恩斯西部银行更新了其财务披露信息,但未透露更多有关其存款余额的信息。这让投资者怀疑,该银行在存款余额方面的数据不尽人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