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青海省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筹)揭牌

青海省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筹)揭牌

“互助青稞酒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筹建,对进一步提升互助青稞酒品牌价值、扩大产品市场影响力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10日,青海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耀春说。

当日,青海省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互助青稞酒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揭牌仪式在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举行。

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作为青稞酒的发祥地,素有“中国青稞酒之源”称号,拥有全国最大的青稞酒生产基地和青稞酒原产地保护基地,目前,互助县共有青稞酒企业28家,酩馏酒作坊52家。2011年“互助”品牌被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2021年6月,互助青稞酒传统酿造技艺,即“清蒸清烧四次清”传统酿造工艺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青海省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筹)揭牌

“地理标志作为一种新型知识产权,不仅是产品产地的标志,也是产品独特品质和声誉的标志。”王耀春说,地方政府应加大与企业和行业协会密切沟通,统筹指导互助青稞酒保护示范区围绕夯实保护制度、健全工作体系、加大保护力度、强化保护宣传、加强合作共赢等五个方面,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确保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据了解,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是指以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的地理标志为对象,具有较大产业规模、较显著社会经济效益、较高保护水平,制度健全、机制完善、管理规范,产品特色鲜明、知名度高,对全省地理标志保护起示范、引领、推广作用的保护地域,筹建期为3年。

青海省海东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忠良表示,此次互助青稞酒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获得批准筹建,对于提高地理标志产品竞争力,推进乡村振兴,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充分利用互助青稞酒资源禀赋,使互助青稞酒产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示范效益得到全面有效提升,推动互助青稞酒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