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年报里的中国经济|银行IT企业“增收不增利” 加码研发竞逐千亿市场金融中国银行

年报里的中国经济|银行IT企业“增收不增利” 加码研发竞逐千亿市场金融中国银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雷晨 北京报道

无科技不金融,银行IT企业最大的生命力,就在于永不止步的研发。

去年,银行IT行业面临着复杂多变外部环境带来的一些挑战,同时,利好政策的接连落地和行业的持续高景气度,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多家银行IT领域上市公司已发布2022年年报或业绩快报,包括宇信科技(300674.SZ)、神州信息(000555.SZ)、长亮科技(300348.SZ)等。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上述公司去年营收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毛利率下滑致短期利润承压,亦是行业短期的共性。

不过,随着全面数字化转型的渐行渐近,市场需求有望扩张,对此类企业长期发展将是利好。

毛利率普遍“受伤”

记者查阅宇信科技、神州信息、长亮科技等公司2022年年报及业绩快报发现,这些银行IT企业去年营收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毛利率下滑致短期利润承压亦是行业共性。

譬如,2022年,宇信科技的主营业务综合毛利率为 26.98%,较上年下降7.17个百分点。据悉,公司综合毛利率的下降一是由于毛利率相对较低的系统集成业务收入高速增长,二是收入占比73.46%的软件业务毛利同比下降较大。

而受主营业务综合毛利率下降影响,去年宇信科技归属净利润为2.53亿元,同比下降36.09%;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44亿元,同比下降32.42%。

在3月31日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宇信科技相关负责人就此解释道,去年宇信科技软件业务毛利大幅下滑,一方面是由于外部宏观环境影响,导致交付效率下降,项目实施成本上升,再者是过去几年行业人工成本上涨,再叠加金融信创一期项目额外的适配和交付投入增加等一系列因素影响。

不过,宇信科技的创新运营业务毛利率较为稳定。2022年,宇信科技创新运营业务实现收入1.65亿元,同比增长0.2%,占总收入的3.84%,毛利率为85.72%,同比增加10.93个百分点。

神州信息情况与宇信科技大抵相似,毛利率下降影响到其去年的利润表现。

2022年,神州信息的毛利率同比下降1.81个百分点,其中系统集成、软件开发及技术服务毛利率分别同比下降1.05、2.74个百分点。

受毛利率下降影响,神州信息2022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45.1%,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25.72%。

尚未披露年报的长亮科技,去年整体毛利率情况也不乐观。此前的业绩预告显示,公司营业成本增幅超过营业收入增幅,毛利率也有所下降。

对此,长亮科技表示,其主要客户项目所在地均分布在国内一线或二线重点城市,2022年各地疫情频发,人员流动受到影响,业务活动开展存在一定困难,尤其是深圳、上海、北京、广州等地情况较为严重,部分项目存在进展放缓、成本增加、验收延迟等情况。同时,去年公司人均人力成本也存在一定幅度上涨。

不难发现,在去年的宏观环境影响下,多家银行IT企业毛利率难言乐观。但多位券商分析师认为,展望2023,行业整体毛利率有望修复。

加码研发成共识

虽承受利润下滑压力,但上述银行IT领域的选手们,去年均不约而同地强化自主研发能力,以夯实护城河。

其中,神州信息以ModelB@nk5.0未来银行应用架构为指引,基于“数云融合”技术范式,通过独创的五层架构体系,以技术中台、数据中台以及金融超脑为支柱,以及分布式、中台化、云原生等技术应用支撑银行数字金融发展。

去年,公司成立了新动力数字金融研究院和上地大数据研究院,与西安研发基地、合肥研发基地和北京、广州、成都、南京、威海五大研发中心共同构建起了“2院+2基地+5中心”的整体研发交付体系。

2022年,神州信息研发费用总计6.09亿元,同比增长5.84%。截至2022年年末,公司软件著作权及专利累计达1820项,其中专利97件,软件著作权1723件。

宇信科技在研发投入方面的步子迈得更大。2022年,宇信科技研发投入为5亿元,同比增长1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宇信科技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相比于之前的全面覆盖,2022年宇信科技做出了改变,即找准方向、更加精准发力。

具体来看,公司聚焦信贷、数据资产、金融监管、数字银行、智能金融等核心业务线,统一开发平台、低代码快速开发平台、工作流引擎、调度引擎、决策引擎等技术底座,以及DevOps产品、开源治理平台、AIOps产品等企业级IT管理工具产品三个方向,进行重点研发。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AI技术的不断成熟,宇信科技还结合银行业务方面的需求,加大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持续加快推进相关技术在产品中的落地应用,促进金融服务智能化。

长亮科技亦表示,自2022年底以来,随着金融行业信创推动加速,国产化落地步伐加快,公司长期坚持自主创新所积累的技术、产品与案例优势将可能在此周期赢得更大的业务拓展空间。

2023年初以来,全国疫情态势趋于平稳,各地逐步放开,更有助于公司主要业务的顺利开展以及公司各类项目实施效率的逐步提升。公司将持续稳健地推进各项战略性举措落地,加强产品研发与市场拓展,提升市场竞争力与毛利率水平。”长亮科技表示。

信创潜能将释放

我国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先后经历了金融业务电子化阶段、金融渠道网络化阶段。

目前,银行IT竞争格局较为分散,主要是由于银行IT未形成一体化产品,导致银行IT各子系统会使用不同厂商的产品。同时,银行IT各子系统独立招标、产品定制化程度高等因素,使头部厂商难以快速提升市占率。

因此,不断强化自身能力、扩宽市场空间,是银行IT企业的必由之路。

记者还注意到,我国正迎来金融数字化发展浪潮,信息技术逐步由支撑业务向引领业务方向发展,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已成为新趋势。

2022年2月,《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发布,提出到2025年建立起与现代金融体系相适应的标准体系,要求稳步推进金融科技标准建设,健全金融业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标准体系等。

2022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稳定法(草案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目标在于建立维护金融稳定的长效机制。这也进一步敦促金融科技行业在自主可控、自主创新的架构下进行重构和升级。

根据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报告,在全面数字化转型的大力推动下,尤其是IT架构转型与自主创新所产生的叠加效应的强劲驱动下,未来三到五年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将会继续保持旺盛的增长态势。2021年度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的整体规模达到479.59亿元,比2020年度增长24.7%。

预计到2026年时,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达到1390.11亿元,2022到2026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55%。

报告同时指出,展望未来,“银行数字化转型在继续推动IT解决方案市场需求旺盛增长的同时,对银行IT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定制化服务能力与治理能力也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预计未来三到五年,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将步入整合与分化期,头部解决方案商的优势将更加显现。”

宇信科技高级副总裁翁涛在去年9月的一场活动上表示,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大势所趋,是其构建差异化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不难看出,持续进行研发投入,以领先的产品和技术实力构筑竞争壁垒,银行IT企业竞逐的是未来千亿级市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