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做投资,就得每天问自己几个问题选股折现

做投资,就得每天问自己几个问题选股折现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最近看过张延昆的一篇文章,有一个点叫做每天问自己几个问题。比较认可这样的点,做投资特别需要一种追本溯源的精神,而且即便是穷追不舍,也不会受到嫌弃。

问问题是思考的途径,也可以说是思考活动的开始。当我们有疑惑的时候才会去想,才会去寻找证据、获得答案。总是事后诸葛亮,或者事后后悔,其背后的缘由还是我们思考得不够全面,也就是问得少了,轻率就得出了某个结论。

机构投资者的内部会议或者跟券商的会议,这样一个流程中,一方面是分享各自的观点,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于结论和逻辑提出质疑,也就是说让结论更能够经得起考验。

作为个人投资者,对自己的观点提出质疑的事情都需要自己来做,这样就会让这个过程变得有些困难,毕竟里面有人性的弱点:我们对于自己的观点往往不容易做到自我批评,甚至是即便其他人提出来了,我们都倾向于不乐意接受,更何况让自己去找自己的茬。

只是做任何事情,要想让工作尽善尽美,不断地取得进步,就需要“找自己的茬”。做投资需要将风控放在第一位,更是需要讲究对逻辑的反复思考、考验,不要在乎那没有什么价值的“面子问题”;另外,投资中兵贵神速,一旦察觉了投资机会就要迅速行动(其他事情又何尝不是这样),稍微有所迟疑就会错失良机或者陷入困境之中。这都要求我们在日常中,就需要尽可能多地给自己提问,并且为了提升反应速度,最好是每天都进行这样的训练。

习惯通常都是慢慢形成的,一天一天的重复就形成了下意识的行为,多看各方面的书籍或者文章,并且时不时提那么几个问题。当然,提问题也是个技术活,有一些问题实际上没有多少意义,比如为什么涨跌,这样的问题可以找到许多许多的答案,还不能完全肯定或者否定其他的(当然,可以这么去解答,涨是因为想买的人多于想卖的人,然后就到了为什么想买了,其中又会涉及情绪、技术面、基本面等等)。

这里将问题梳理为几种类型:

1、关于选股:选股的目标是选出符合自己持股原则的股票,并不一定说就要买。我选股首先是从行业的角度,而因为之前做券商研究员,为了跟自己的学科背景相匹配,所以主要是看科技类、新能源类制造业,造成了对于这类企业有某种偏好(至少在研究的时候是这样)。

选择行业的过程中和过程后,需要问自己这么些问题,首先是行业选择的问题,为什么选择该行业,我在前面的那种理由显然是研究员思维,对于投资而言就十分愚蠢,“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投资不是游戏,不能喜欢啥就选择啥(或者第一次看到啥就选啥),那么选择某个行业通常的理由,就是这个行业未来会有稳定或增长的需求,还有就是行业的商业模式比较好;那么就引出了第二点,为什么该行业的需求会稳定并有所增长呢,以及第三点,为什么该行业的商业模式好?这样又会引申出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第六个问题。

然后便是到具体的个股,比较偷懒的办法是选择当下的行业龙头,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这家公司的龙头地位是怎么形成的,有哪些力量让他具有了龙头位置?估计能够列出三五条,比如技术好、产品质量好、生产成本低、客户关系稳定、能够正确的人安排在正确的位置、高级管理层不会出馊主意或者过度干涉决策执行等等;紧接着就能够继续问新的问题,核心的一点就是龙头的位置能不能维持;但是龙头并不能代表所有,还要考虑盈利能力和潜在盈利能力,这一又有一堆问题;另外,财务质量也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其中又可以提出一些更具体的问题。

2、关于择时:选股之后的问题就是什么时候买入了。这常常是一个估值的概念(对中短期来讲,还包括市场心理分析、资金供求的分析),估值是与未来高度相关,所以或多或少要对未来的盈利情况进行预判,如果从定量角度,比如觉得某家公司的利润能够在三年内翻一番,也就是三年复合增速为26%,然后我们就需要找到核心的假设,比如市场的产销量,还有就是市场的价格波动。

另外我们通常用现金流折现法、股利折现法等绝对估值方法,以及PE、PB等相对估值法,其实两种方法的本质是类似,都是将估值与未来的盈利相挂钩,只是前者需要“预测”多年的业绩情况,而后者将除了平均利润水平之外的所有因素都放在了PE或者PB这样的某个参数里面了。采用折现法比较关键的是利率水平(利率上涨会让所有企业的估值下降,而且成长型企业下降更快,因为他们更依赖未来的利润),所以这里又需要评价当前利率状态,以及为什么这样评估。

3、关于具体决策:对于具体决策,可以提的问题会有很多,比如看到上涨然后产生买入的冲动,或者看到下跌然后产生卖出的冲动,或者看到突然拉升/跳水产生的做T冲动等等,问自己为什么要操作往往会让自己更加理性(行情跳动最容易刺激我们的情绪)。

4、关于具体信息:具体对某个事件提出的问题,主要包括,对投资者的情绪有什么样的影响?大家都是怎么看待这个信息的、又会是怎么行动的(这一点要先提出假说,然后检验)?影响的持续时间有多长?对基本面的影响怎么样?是否会影响资金供求?等等,还有就是,该怎么做才能够从这个事件中获利,是否能够获利?等等。

5、关于人性:人性是股市中的一个基础课题,人性有许多弱点,往往在各种亏损中,都能看到人性弱点的影子,比如喜欢即时享受、喜欢不劳而获、喜欢占小便宜、承受不了煎熬、倾向于进行线性思维、容易被群体中最大的声音带动等等,要思考人性,需得注重观察,多看看以往的案例(读历史),也看看现在的案例,并多提问题,比如项羽为什么失败,他有什么性格缺陷,而刘邦做对了什么,他的闪光点有哪些,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

在投资领域,解答的问题越多,那么就能够消除主观偏见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整体的风险。投资是认知的变现,而提升认知要求我们多问为什么。(作者:妖刀鬼彻 逸柳投研笔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