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对外开放蓝皮书:北京对外开放进势积极,但仍有长期性结构性问题服务业

对外开放蓝皮书:北京对外开放进势积极,但仍有长期性结构性问题服务业

3月19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对外开放蓝皮书:北京对外开放发展报告(2022)》。蓝皮书指出,北京市对外开放进势积极,但长期性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高质量外资引进仍然面临诸多障碍。

北京市外贸在经历高速增长后将实现平稳发展

蓝皮书分析认为,北京市外贸在经历高速增长后可能会“软着陆”。2021年北京市货物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3万亿元大关,贸易增速超越疫情到来前水平,这主要是国外供应链受阻和我国超大市场规模优势所致。随着各国生产恢复新常态和外需的持续疲软,北京市外贸可能会在未来1-2年实现“软着陆”,恢复到疫情到来前的水平。

当然,北京市外贸发展也面临着诸多利好因素,服务业开放的加速会进一步释放服务贸易红利。另外,2022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生效将为北京市带来新的外贸增长活力。

新一代科技革命催生贸易新业态,数字经济和跨境电商的发展将成为助推北京市外贸发展的新动力。北京市以数字贸易和科技创新为主要方向,推进数字贸易试验区、大数据交易所和数据跨境流动监管三项建设,这会进一步释放制度红利,推动数字龙头企业和优秀人才不断汇集,形成跨境电商国际竞争新优势。

北京外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但高质量引资仍面临困难

蓝皮书指出,依托经济综合实力、科技与人才优势,北京市吸引了大量高新技术及商务服务业企业来京投资,“两区”建设在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与数字经济三个重点领域加强制度创新,外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2021年北京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50亿美元,引资规模逐年扩大,引资结构不断优化。

但北京市高质量引资仍面临一些困难。蓝皮书分析,新冠肺炎疫情的客观影响导致外资企业在京复工存在境外人员入境受限、物资流动面临障碍等难题。另外,近年来美国政府在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挑起争端,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在中美正常人员、技术交流方面设置层层壁垒,并联合国际盟友对华采取联合打击策略,西方国家的“制造业回流”和“技术脱钩”可能会使北京市引进高质量外资面临一定困难。

北京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逐渐形成

蓝皮书指出,随着北京市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步伐加快,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逐渐形成。

经贸合作平台持续优化,经贸合作对象不断拓展,北京市顺利完成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服务保障任务,并主办峰会首届地方合作论坛。连续举办五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首都市长论坛,是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平台。北京市与2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首都结为友好城市,是“一带一路”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

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北大科技园等科技园区结合企业与高校的科技资源优势,形成了北京独有的高科技创新资源聚集效应,产学研合作优势不断增强。新业态、新场景的竞争优势逐步形成,北京市全面布局数字化新场景,目前共发布60项应用场景项目,带动了企业发展与底层技术应用,初步形成数字经济标杆效应,构筑起新场景竞争优势。

新京报记者 叶红梅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赵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