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闲来札记:“顺风车”何以难搭?基金股民股市etf巴菲特资金流向数据方面

闲来札记:“顺风车”何以难搭?基金股民股市etf巴菲特资金流向数据方面


在2004年致股东的信里,巴菲特写道:“过去35年以来,美国企业交出了优异的成绩单。按理说,只要大家投资低成本的指数基金,搭乘美国经济增长的顺风车,投资人就能获得丰厚的回报。”据统计,1969年~2004年美国投资者在股市里可以取得11.2%的年化收益率(含股息)。然而,实际上大多数投资者的成绩却惨不忍睹,这是为什么呢?

巴菲特分析了大多数投资者无法成功的三大原因:第一,交易成本太高。频繁的买入和卖出,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资金损耗;第二,决策过于随意。听信小道消息,不注重企业的基本面分析和研究;第三,介入时点错误。由于贪婪和恐惧的人性作祟,往往在市场高点兴奋入场,在市场低点仓皇出逃,导致被市场反复“打脸”。——来自王冠亚对巴信的解读。

但我认为,这段话仅分析了大多数投资者业绩惨不忍睹的原因,而没有分析为什么大多数投资者又不愿意去搭乘那个“顺风车”的具体原因。

下面,结果着中国股市的情况,我尝试着去分析一下。

首先申明,美国投资者的情况如此,那么,中国的投资者情况又怎么样呢?

不用说,每年的权威机构开展的股民“众生相”调查,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而且投资失败的原因也差不多相同。

2023年底时,我保存了新浪微博上一组数据,特别值得玩味:

2007年2月时,沪指最高为3036点,当年A股总市值15万亿,截止目前约85万亿,上涨了5倍多,但15年过去了,沪指仍然是3000多点(截至2023年3月17日,沪指为3250.55),中国股民的盈亏情况如何呢?

1、市值亏损约70万亿;

2、每年股民交易印花税大约2000亿,15年计3万亿;

3、每年股民交易买卖手续费约2500亿,15年计3.75万亿;

4、股民融资利息忽略不计(2021年约600亿);

据此有人推测,中国股民15年时间,最少亏损了76.75万亿,可能这个数据有点夸张,但是10万亿以上肯定是有的。

中国的股民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可爱”的、“百折不挠”的群体,他们给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默默无闻的贡献,他们中很多人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把钱投入股市,却发现这不是一个投资的市场,而是一个金钱绞肉机!

但,实际中国股市的运行情况如何呢?

下面,以沪深300指数为例(由于上证指数有些失真,所以采用沪深300指数),分析一下:

2005年1月4日开盘994.77点,至2023年3月17日收盘3958.82点。

18年,年复合上涨7.98%,如果算上股息(百分之两点多),可达10%左右的年复合收益率,与美国标普500指数也差不了多少。

应该说,作为理财来讲,沪深300指数的长期业绩还是可以接受的。但究竟又有多少投资者能够做到长期投资于该指数呢?

我相信,绝大多数人是做不到的!

我在前期札记中,还曾分析过两个ETF指数基因,即消费类指数基因和酒ETF。

159928(消费ETF)

2013年8月23日:开盘0.999元,至2023年3月17日4.112元(后复权,计入分红,下同),9年零7个月,复合上涨15.92%;

中外股市证明,消费这个赛道上常常是大牛股、长牛股的集中营,如果当初投资于这个消费类指数基金,取得这个收益是相当不错的。

512690(酒ETF)

2019年5月6日:开盘0.944元,至2023年3月17日2.43元,按3年计算,年复合上涨37.05%。

这个追踪酒企的指数基金出现得较晚,且正赶上中国白酒企业的上行周期,因此近3年取得了超额收益,拉长时间看,这个收益是必然下降的,但是中国知名白酒品牌就那么多,且知名品牌的白酒企业商业模式大多优秀(并有着自己的利基市场),且在白酒下行周期,还不怕库存(甚至库存越久越值钱),因此,在可以视见的未来,我自认为之个指数基金超越沪深300的收益还是大概率事件。

但是,这个顺风车”(“躺赢”的财富密码),众多的投资者就那么容易搭乘上去吗?

据我的观察,实际上也很难,能够做到并坚持下去的也必注定是少数人。原因究竟何在呢?

1、枯燥无趣。投资指数基金确实没有自己下场交易让人感觉“刺激”,如果不会估值就只进行每年傻瓜式定投就可以了,也用不着分析商业模式、企业文化,用不着分析财务报表啥的,所以平平淡淡的就像喝白开水。而人的天性是总喜欢做点什么,若长时间无事可做又是有违人性的。

2、难以承受长时间滞涨或下跌的痛苦。按照常识,下跌下来,或者长时间滞涨,最有利于投资者后续现金流入的,但人是有损失厌恶心理的,这个人性弱点恐怕大多数又难以克服。——所以说,所谓常识,就是平常人没有的常识。

仍以 159928(消费ETF)为例,有兴趣的可以回溯一下K线图,在正常的年份里上下波动个百分之二三十是正常的,在极端的情况下,还会面临着腰斩的结局,如2021年2月份该指数基金高达6.18元,到了2022年10月份下跌至3.368元,下跌幅度45.5%,接近于腰斩。

如此大的波动,又有多少人能够承受得住呢?我估计很多人是过不了这一“波动关”的。

3、缺少长期规划。投资于指数基金最好的办法是“一次储蓄、不断储蓄、永久储蓄”,即着眼于一辈子持有(或者是为自己孩子建立这样一个永久投资储蓄账户),但落实如此长时间的投资规划又实在是有违人性的,因为我们多数人天生是个“即时满足”的动物。

投资,无论是自己下场“单干”,或者买入指数基金,都要克服自己与生俱来的诸多人性弱点,否则,就难以成功。有道是,功夫在诗外,看来投资的成功也是如此。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