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零破净”理财产品是真是假?青岛银行吃到罚单是真银行理财观察④固收类赎回潮理财公司银行理财产品

“零破净”理财产品是真是假?青岛银行吃到罚单是真银行理财观察④固收类赎回潮理财公司银行理财产品

目前破净率15.41%,虽有改善,但仍处于较高水平。1-2月新发理财中封闭式产品占比明显提升,已达96%。


财联社3月16日讯(编辑 张伟)理财产品区间收益率持续修复,3个月年化上周已涨超成立以来平均水平,同时破净情况明显改善,不过其绝对值仍处较高水平。部分银行理财子通过理财产品互相交易调节收益率,打出零破净宣传引发监管关注,已经吃到罚单。更多银行理财子选择新发摊余法产品降低收益波动,吸引投资者。

普益标准周度数据显示,截至上周末,全市场存续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不含现金管理类产品)近3个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3.37%,环比上涨0.75个百分点,超过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2.86%。全市场存续封闭式固收类理财产品近3个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3.96%,环比上涨0.97个百分点,同样已经超过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3.01%。

理财产品区间收益连续增长的同时,产品破净情况改善明显,截至2月末银行理财整体单位破净率处15.41%水平,较去年12月末的29.27%改善明显。

不过,华福证券仍指出,当前破净率水平仍处较高水平。与2022年3月“固收+”理财破净潮带来的破净率还要高出近5个百分点。

资管新规落地至今已一年有余,打破刚兑的理念投资者仍在适应中,部分理财子公司利用投资者心理打出“零破净”宣传,引发监管部门关注。

据银保监青岛监管局官网,青岛银保监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青银保监罚决字〔2023〕23号)显示,一名相关负责人对青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理财产品相互交易调节收益违法违规行为承担责任。青银保监罚决字〔2022〕143号同样显示,青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多项违规事实被处以605万元罚款,其中一项正是理财产品相互交易调节收益。

据了解,理财产品相互交易调节收益,通常表现为,以其他理财产品收益填补某款收益较低甚至收益为负的理财产品,从而使得该产品对外的展示收益率或兑付收益率高于实际数值。

早在2014年,银监会发布《关于完善银行理财业务组织管理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即35号文),明确要求银行应按照单独核算、风险隔离、行为规范、归口管理等要求开展理财业务事业部制改革。“35号文”要求,银行理财产品之间相分离,本行理财产品之间不得相互交易,不得相互调节收益。

2018年银保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十八条规定,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应当确保每只理财产品与所投资资产相对应,做到每只理财产品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和单独核算,不得开展或者参与具有滚动发行、集合运作、分离定价特征的资金池理财业务。

据报道,此前,2021年7月,民生银行、浦发银行、交通银行就曾被银保监会处罚,涉及的违法违规事实都包含“理财产品相互交易调节收益”。

去年年底赎回潮发生后,理财子公司也纷纷重新思考,普通投资者对理财产品波动承受力有限,因此今年以来摊余成本法理财大幅增加。据华创证券不完全统计,2022年12月以来,以“摊余成本法”为宣介重点的理财产品合计涵盖24家理财机构、29个产品系列、197支产品。

据华福证券统计,新发理财中封闭式产品的占比明显提升,赎回潮之前2022年1-10月的平均占比为82%左右,而赎回潮后的2023年1-2月的平均占比升至96%。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