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两会连线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建议:推动带病体保险产品创新商保

两会连线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建议:推动带病体保险产品创新商保

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近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提交了推动带病体保险产品创新的提案,建议推动惠民保产品升级,鼓励研发针对带病体的专属普惠保险产品。

推动惠民保升级

自2020年2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发布以来,各地在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方面多有实践探索。其中,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惠民保)发展尤为蓬勃,纳入了既往症患者,实现了参保人群的突破。

朱同玉指出,百万医疗险是近年健康险发展的重要方向,虽扩面覆盖了部分慢病人群,但数量十分有限,且百万医疗险多为一年期的非保证续保产品,出险后难以续保,带病体人群继发的医疗费用无法得到补偿。惠民保采取政商合作模式,纳入了带病体人群,但赔付种类和赔付率仍然不足。

对此,朱同玉建议,支持惠民保多层次保障升级。在基础款之上,针对不同类型既往症人群开发高值、高保障的升级款产品,满足参保人群多层次的保障需求。

另一方面,探索开发针对带病体人群的专属普惠险产品,可聚焦我国发病率高的癌症病种——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等,设计更具专病化的保障产品,以防癌症复发、重疾并发症为保障内容突破口。在保费设计上,预留一定风险空间,保证产品的可赔付可持续;在风控方面,根据项目的控费水平和风险承担能力,在免赔额和报销范围等方面设置差异化的方案。

实现数据共享

在朱同玉看来,“带病体保险产品设计挑战保险业传统运营逻辑,数据缺失导致带病体保险研发困难。仅依靠保险行业以传统商业健康险的模式,通过传统算法、模型和责任限制等方式来进行风控,难以规避因过度诊疗、高额医药费用而带来的赔付风险。”

在此背景下,朱同玉建议,实现数据共享,促进医保-商保-医院-医药多方协作。打通基本医保和商保数据,助力创新型商保产品的待遇设计、费用精算和风险控制,推动基本医保与商保的保障衔接。

此外,发挥多方市场主体的协作优势,鼓励商保公司与医疗机构、第三方医疗保险服务公司、医药企业合作创新,持续推动带病体保险产品的研发创新。

“带病体保险可充分发挥创新优势,探索‘治已病’与‘治未病’融为一体的新型保障形态。通过纳入更多健康服务(体检与疾病早筛、诊疗与用药服务、患者全生命周期管理等),进一步提高国民健康素养。”朱同玉补充说道。

编辑:于红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