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杜洋:高收益、低回撤基金是怎么炼成的?股票工银瑞信基金经理沪深300

杜洋:高收益、低回撤基金是怎么炼成的?股票工银瑞信基金经理沪深300

测评下杜洋管的工银战略转型。

一、业绩

(1)长期业绩

这只基金成立以来杜洋就有开始管理,不过最初的小3年是和别人共管,2017年12月22日才开始独立管理,从那时开始算杜洋独立管理5年零2个月。

回顾过去5年的业绩,基金涨了225.19%,同类275只基金中排名第3。

而同期,沪深300指数跌了0.25%,杜洋这只基金跑赢沪深300指数200多个点,长期业绩非常好。



(2)短期业绩

单年的短期业绩上,过去5年,这只基金3年排名同类25%,2年排名同类前50%。

在杜洋和别人共管的2016、2017年,这只基金是连续2年同类前25%。



这只基金成立以来,年度排名从来没排到过后50%。

不记得谁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每年都能排进前50%,那拉长时间来看,长期业绩必然很亮眼”。

杜洋的这只基金就是对这句话的完美阐释。

(3)最大回撤

过去5年,这只基金经历了2018年的大跌和2021年春节后的大跌。

2018年,工银瑞信战略转型最大回撤是31.96%,勉强跑赢沪深300指数的-32.46%。

2021年春节后的大跌中表现较好,工银瑞信战略转型最大回撤是-14.26%,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的-39.59%。



二、业绩分析

逐年分析杜洋的业绩,

(1)2018年,跌了22.69%,勉强跑赢同类平均,同类排名前32%。

这一年,杜洋的持仓以新能源、军工、计算机、电子、机械、化工、传媒为主。

而2018年是个大熊市,杜洋重仓的几个行业,除了计算机外都跑输了沪深300,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杜洋还能跑赢沪深300指数,同类排名前1/3已经难能可贵,就不要苛求亮眼业绩了。



(2)2019年,涨了54.05%,跑赢同类平均7个点,同类前30%。

这一年,杜洋的持仓没啥太大的变化,要说有也有,加仓了传媒和新能源,年底时这两个行业的仓位超过了60%。



不过这两个行业不是2019年的风口行业,当年只涨了20%多。

2019年,真正的风口是半导体和白酒,都是翻倍行情,刘格菘重仓电子包揽了冠军、亚军、季军,蔡嵩松也是那一年崛起的。

(3)2020年,涨了107%,跑赢同类平均50个点,同类排名前4%。

这一年,杜洋终于迎来了风口,重仓的新能源开始爆发,从二季度涨到2021年春节,大涨150%。

工银战略转型也在二季度、三季度连着2个季度大涨32%。



不过四季度,杜洋撤了,开始重仓建筑、银行等价值板块。所以四季度业绩也下来了,不过也奠定了2021年、2022年持续优秀的基础。



(4)2021年,涨了27.46%,跑赢同类平均18个点,同类排名前12%。

这一年,杜洋的持仓变化不大,重仓银行(一季度领涨)、建筑,二季度的时候买了煤炭,四季度又换成了房地产,这两波行情也吃到了,业绩较好。

(5)2022年,跌了3.5%,跑赢同类平均16个点,同类排名前4%。

这一年,杜洋没有太大的调仓,继续重仓银行、地产、建筑,不过这几个行业2022年跌幅都是个位数,杜洋躺赢了。



三、基金经理的投资方法

虽然工银瑞信战略转型的持仓偏价值,但杜洋没那么“价值”。2020年4季度之前,他重仓成长,2020年4季度之后才开始重仓价值的。

他这种投资方法叫“风格切换”,他擅长“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起来做投资。

自上而下,是指根据市场风格做行业选择。

2020年年报中,他是这么写的:

2021年面临的挑战比2020年要更多,一是估值水位明显上升,部分的透支了未来基本面的预期;二是随着经济复苏,货币和财政政策回归常态的概率上升,流动性继续保持极度宽松的难度较大;三是海外市场大幅上涨之后,也已经处于估值偏高水平,未来如果海外市场出现波动,对 A 股的影响也会有所放大。



而市场行情上,在成长、消费风格大幅上涨的同时,金融、稳定类风格,全年并未上涨,部分公司持续下跌,估值持续创新低,体现了市场对传统行业前景的悲观预期。

这种情况下,也就不难理解杜洋为什么在2020年4季度将仓位从成长切换到价值上了。



自下而上,是指依靠深入研究,选择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公司,通过长期重仓持有分享企业盈利增长带来的投资收益。

杜洋管的工银瑞信战略转型换手率不高,150%左右。



也有好几只股票持有3年左右,

林洋能源,2017年一季度开始重仓了,期间进进出出,直到2020年4季度才清仓。

坚朗五金,2019年三季度开始持有,2022年一季度才卖出。期间,坚朗五金最高涨了13倍。



四、基金经理的最新观点&自持情况

最新的四季报中,杜洋写了三点:

(1)经历了三季度的大幅下挫后,四季度国内外整体环境有一定改善迹象,是支撑市场小幅上涨的主要 动力。

(2)国内方面,支持政策频出,市场信心有所恢复,但主要体现在出行、餐饮、购物等消费行业,地产需求尚未明显改善。

(3)海外方面,美国通胀水平有所回落,美联储加息节奏有所放缓,有利于全球流动环境边际改善。

(4)延续稳健的投资风格,保持组合结构基本稳定,还没到杜洋做出风格切换的时候。



还有自持情况,

据2022年半年报信息,工银瑞信战略转型的机构持有比例是30.01%,杜洋持有50~100万份,价值196~391万。



五、总结

不管是三五年的长期业绩,还是单年的短期业绩,杜洋的表现都无可挑剔,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投资方法对市场的适应性也很强,从这个角度来说,杜洋是值得信赖的。

不过,杜洋并不是特别擅长控制回撤,低换手、重仓某几个行业的基金经理都不擅长控制回撤。2021年春节后,杜洋回撤大幅跑赢沪深300主要还是适应了市场风格,不要把杜洋的基金当做一只“低回撤”的基金。

另外,工银瑞信战略转型,机构持有30.01%的份额,基金经理也自持了50~100万份,机构比较认同,基金经理也表达了和基民共进退的决心,是个加分项。

风险提示:

股票和基金都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号主要是梳理一些知识点,以及自己投基之路上的感悟,看做个人笔记就好,公开主要是方便自己查询,也希望对他人产生那么一些帮助,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所提的基金、股票也不作任何推荐。

另外,文章观点也只代表写文时的想法,可能对,也可能错,未来还可能改变,欢迎探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