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秦岭真的有大蛇吗?

秦岭真的有大蛇吗?

一位养蛇20多年的老师傅告诉我:90%的人都不知道秦岭是蛇类生活的“天堂”,这里有长达1000米的大蛇,一口就能生吞100头牛。


说起秦岭,很多人都会记起课本上告诉我们的秦岭是我国南北分界线,以及在有些人的认知中秦岭不就是陕西的一座山吗?





老师傅告诉我,90%的人对秦岭的认知都是错误的。


很多人认为秦岭在陕西省境内,是陕西和四川之间的一座山,但实际上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秦岭分为侠义和广义。所谓侠义就是仅在陕西省境内的。广义的秦岭则是西起昆仑山、中间经过甘肃南部、陕西南部、东到大别山。




所以秦岭不是一座山的名字,而是跨越几个省,东西连绵1600公里的狭长山脉。


秦岭在我国是南北分界线,这是因为秦岭在冬天能隔绝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南下,在夏天也能阻断潮湿的海洋季风北上,同时也是长江或黄河的分界线。


秦岭的走势就像一个脊梁一样,所以也被称为华夏名族的龙脉。


秦岭以南属于亚热带气候,秦岭以北属于暖温带季后,秦岭的最高峰太白山海拔3771.2米。秦岭有着独特地形和气候,也让秦岭的动植物非常丰富。


我们古代有很多关于秦岭珍奇异兽的记载,最早可以见于《山海经》。

《山海经》成书于秦汉时代,广泛记载了地理、历史、神话、天文、动植物等等,可谓是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其中就有关于秦岭大蛇的记载。


《山海经·大荒北》中记载了一种名叫做烛九阴的蛇。“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


说的就是这蛇体型巨大可达千里,全是红彤彤的,它闭眼天就黑了,它睁眼天就亮了,从来不睡觉、不休息,有呼风唤雨的能力。




显然关于《山海经》中浊九阴只是神话故事,现实中并不会存在长达千里的蛇,但是民间确实流传着秦岭大蛇的事。


有传闻秦岭当年修隧道的时候,挖出来过如水桶一样粗、见首不见尾的巨蛇。


有些人还说自己小时候也见过如电线杆子一样粗的大蛇。


老师傅告诉我,秦岭的大蛇张开嘴,开车的人会以为是隧道,自己钻进蛇肚皮。


虽然秦岭的自然环境适合一些蛇生存,但是秦岭的环境能孕育出大蛇或者蟒吗?





秦岭的自然环境多变,适合多种动植物的生存需要,所以在秦岭生活着很多珍稀动物,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大熊猫、小熊猫。


那么秦岭的环境适合出现大蛇吗?


答:不适合。


蛇在全球有3425种,我国就有其中的241种。蛇类中体型最大就是蟒或蚺。


蟒或蚺的体长超过5米,有的长度甚至可以达到10米,确实有蟒蛇最粗的部位跟成年男子的躯干差不多。


但是蟒或蚺对温度的要求比较高,全年的平均温度要超过30度,也不会生活在海拔比较高的地方。蟒或蚺由于体型大,需要捕猎更多的食物,秦岭虽然动物较多,但是都是小型动物为主,并不能满足蟒或蚺的生长需要。


蟒或蚺能在秦岭出现吗?

答:不可能出现。


我们知道蛇是变温动物,气温太低需要冬眠,气温太高也会为了躲避高温而夏眠。


蟒一般出现在热带低山林中,显然秦岭的自然条件是不太能适合蟒蛇生存的。


蚺则是更大体型的蛇,超过5米,极少数能超过10米。蚺则生活在热带雨林中,如亚马逊蚺。


由于大型蛇一般都生活在热带地区,显然秦岭南北属于两个不同的气候特征,是不适合蟒蚺生存的。


至于有人写说自己见过如腰粗的大蛇,只能说有过分夸大的嫌疑。





秦岭虽然有很多珍稀的动植物,由于气候的限制,这里并不是蛇类的主要栖息地,更谈不上是蛇类生活的天堂。


实际上秦岭虽然地广,但是总共蛇类只有3科23属35种,比起西南的云贵川、广东广西福建相比要少很多,在秦岭比较常见的大蛇有这些:




老师傅告诉我,王锦蛇可厉害了,毒蛇都怕它。


王锦蛇虽然是一种无毒蛇,但是特别擅长攻击,凶猛霸道,就是蛇类中的“战斗蛇”。民间也有“一地王锦蛇,十里无毒蛇的说法”。


王锦蛇的长度最长可达2.5米,可以达到成年男子胳膊一样粗。




乌梢蛇也是无毒蛇,外表青色。乌梢蛇最大的特点就是生命力非常顽强,反应迅速、特别善于逃跑。


乌梢蛇的性情比较温顺,一般情况是不会咬人的。


乌梢蛇的体长最长可达3米,体重可达3斤。




乌梢蛇是秦岭已知道的最大型蛇,也是陕西省的省级保护动物。其他如 五步蛇、眼镜蛇、赤练蛇体长都相对较短。


虽然有很多民间传言说秦岭有如腰粗的大蛇,但是都没有得到实际的验证,至于能一口吃下次100头牛,长达1000米的蛇,那更是毫无根据地夸大了。那么世界上最大的蛇是什么蛇呢?



全世界共有3416种蛇,有的蛇大,有的蛇小,同类型蛇的体型大小也是不同的。影响蛇体型大小的还有2个重要因素:温度和寿命。


蛇是变温动物,活跃度受到温度制约,在极寒的地区是看不到蛇的,温度偏冷的地区即使有蛇存在,其寿命也会远远低于炎热的地方。


蛇不喜冷,也不喜热,这是受体内催化酶的影响。当气温过高,酶的催化变快,蛇类活动就变得频繁。如果温度进一步升高,蛇会出现不适,甚至死亡。




大型蛇类中的蟒与蚺都是生存在热带潮湿地区,温度在28~35之间。


总之,栖息地的温度会影响蛇类的寿命,从而影响蛇的大小。



影响蛇的寿命因素很多,不管是蟒还是蚺,需要长到一定的长度,其栖息地的天敌不能太多,不然根本活不过平均寿命。


小型蛇的寿命,一般也就是3~7年,取个平均数也就5年。




体长2米~5米之间的蛇在自然环境下差不多能活10~20年。比如大家熟知的眼镜网蛇,寿命在5~12年之间。玉锦蛇在6~10年之间。


热带雨林的蟒或蚺,普遍长度超过5米,寿命大概在15~20年之间。



根据上面的原则,现在世界上最大的蛇基本都是蟒或蚺,全部生活在热带地区。


亚马逊蚺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蛇,其体长可超过10米,体重高达250斤,最粗的部位可以跟成年男子的腰一样,主要生活在南美洲。




绿森蚺又名绿水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蛇之一,体长最大可达8米,体重可达100多斤,主要在亚马逊河流附近活动




网纹蟒是是无毒蛇,是世界上最长的蛇类,最长可达12米。最长的网纹蟒是在印度尼西亚被发现,长度可达14.85米。


缅甸蟒也是生活在热带雨林的水源附近,平均体长7米,个别可达接近10米,体重90公斤左右。



世界上已经最大的蛇是泰坦蟒,泰坦蟒的平均长度可达12米,体重超过1吨。据说泰坦蟒能吃下半吨重的食物。




万幸的是泰坦蟒早在近5800万年前就已经灭绝了,这是因为泰坦蟒需要在平均气温32度下生存,只有那个时期地球才是偏暖的。地球气温的下降,导致了泰坦蟒灭绝。


老师傅告诉我,秦岭有四宝。

虽然秦岭的环境不适合大蛇生存,但是陕西境内的秦岭山脉有4种珍稀动物,其中一个大家非常熟悉。


朱鹮的辨识度很高,中等鸟,羽毛是白色的,面颊到颈部的皮肤呈现出鲜红色,就像抹了朱砂一样。

鹮栖息于秦岭1200~1400米的稀疏的林地,是一级保护动物。

野生的熊猫不止在四川活动,秦岭海拔高,竹林多,非常适合野生大熊猫活动。

由于秦岭独特的地形,从高海拔到低海拔分布了不同的动植物,住在比较高的地方的动物就是金丝猴了。秦岭金丝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秦岭羚牛体重可达400公斤,体型像马又像羊,头部像马,角又似鹿、蹄如牛、尾似驴,当地的人称这种牛为“白羊”或“羊子”,体型较大,在秦岭算大型动物了,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小结:秦岭虽然没有大蛇,但是由于秦岭独特的地理条件,从低海拔到高海拔分布了很多珍稀动物。


秦岭不是一座山,而是连绵1600公里的山脉,也不仅仅是在陕西境内。


秦岭确实有很多珍稀动植物,但秦岭的自然条件,主要是气温并不适合大型蛇类生存,秦岭的蛇类种类偏少,大多数都是是体长不过3米的蛇,没有蟒或蚺。


秦岭已知最大的蛇是乌梢蛇,没有蟒或蚺,更没有如腰粗的大蛇。


秦岭目前没有发现大蛇,但是有很多珍稀动物,远比蛇更有吸引力。


对于秦岭的蛇,你们还有什么想说的?

有,我亲眼见过,那是2018年,那天没事,我骑着我那辆有二十年的125老摩托车去西河长沟里面玩,进沟大约有五六里路,就是一条乡村盘山路直通岭顶,随着移民搬迁政策,大多数村民都搬到山下住去了,岭上只有几户人家,很是寂静,少有人走的山路也杂草丛生,坡上隆荫遮日,几处房屋也破败不堪,堪是荒凉,在岭上转了一圈,几处住人的农舍也都大门紧锁,没见人。遂骑车朝岭下走去,盘山坡道不太陡,有三米多宽,便熄了火,空档朝下滑去。过了几道弯,突见前面横着一根长长的有胳膊粗的大木棒,刚上岭时都没见到。咦!怎么还动,这一看可不得劲,浑身紧张的不得了,是一条大蟒蛇,离我四五米远,我一下呆在原地,不敢动,车已熄火,一面是坡,一面是沟,无处可跑。那大蛇有三米多长,在我面前游了过去,从路边堤坎处进了沟里。我赶紧踩动摩托用一档的轰呜声,为自己壮胆向岭下跑去,说实话这是我从小到大如此近距离地第一次见到大蟒蛇,下去后都有点后怕,就我一个人,前后几里路都没人万一……。我是一个喜欢钻山过沟的人,我们县城附近山山岭岭都跑过,遇见蛇很平常,但都没有遇见过大蟒蛇,这是第一次,随后几年我都没有去过那里,可能心里有阴影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