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南京大招频出成效几何?2023,心怀憧憬!

南京大招频出成效几何?2023,心怀憧憬!

(来源:凤凰网房产南京站)

2022即将挥手告别,一路荆棘跌宕,迈过艰辛的过往,无论日子过得好不好,人总要向前看。

最近看到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开篇先行说个故事给大家听。

一群人推着一块石头向上山顶缓慢爬行,负重前进,这时候领头人突然发话,山顶不需要这块石头了,随后挥刀斩断绳索。

不受控制的石头向山下加速滚落,一路上还碾死了不少推石头的人。

这时候领头的人又发现,这块石头还是非常重要的,是整个山体的“压舱石”,于是又赶紧喊所有人继续扯着膀子重新推石头。

但是,石头是有脾气(惯性)的,一次撒手需要5倍的力量才能拉回来,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石头必须得回到原来的坡上,否则山体坍塌。

看懂了这个故事,也就理解了今年推石头上山,为何这么难。

南京,今年一次又一次出大招托底,楼市行情依旧没有好转。寒潮蔓延,而且二手房降价抛售的现象越演越烈。年终成绩单,新房成交量创下近5年最差,当下的库存量比一年的成交量还要高。

新房卖不动,二手房跌跌不休,任你再下调门槛,放松限制,南京人民两手一摊:我差的是购房资格吗?真没钱了!

购房意愿大幅下降

近日,央行调查“未来三个月16%的居民打算购房,比例大幅下降”。

图片

该调查结果一出,各方嘲讽的声音啥都有,有人嘲笑药都买不了,还买房;有人吐槽这个活下来都不容易,买房难道等着跌价吗?

稍微理性一点的,还会提出疑问:

现在楼市的限制条件逐放松,楼市刺激政策接二连三,为何还不愿买房?

对16%这个数字,其实要完整性来看,因为这个数字背后的全部问题是:

“问及未来三个月准备增加支出的项目时,居民选择比例由高到低排序为:

医疗保健 (29.6%)、教育(27.9%)、社交文化和娱乐(18.5%)、大额商品(18.5%)、购房(16.0%)、保险(15.0%)、旅游(13.3%)。”

如果放在这里面综合来看,

当前这个阶段,大家还处于阳性感染的第一波高峰期,医疗保健的支出肯定会是未来3个月内的核心支出,所以单纯看这个16%的数字,意义不大。

但一个明显趋势的确存在,那就是:想买房的意愿,确实在下降。

第一季度:17.1%,第二季度:16.9%,第三季度:17.9%,而第四季度只有16%。

从总体趋势来看,购房意愿确确实实在下降,这又是怎么回事?

还不是房价惹的祸!

对下季度的房价,14.0%的居民预期“上涨”,53.7%的居民预期“基本不变”,18.5%的居民预期“下降”,13.8%的居民“看不准”。

南京松绑效果,不佳

现在被羊症折磨的人,多数心态是,活着就不错了,还谈什么买房?

全国处于一个感染高峰期,经济也还没恢复,收入也没有提高,拿什么来买房呢?

所以,现在买房意愿低迷,太正常不过了。

而房价只要不涨,买房意愿很难抬头。

前几天,南京官方发文,部分区域限购再松动,外地人买房不再需要社保/个税证明,只需要提供半年及以上居住证明,即可在南京购买1套住房。

现在所有外地人,在南京都可以购房,无论外围区还是核心区。当然,还保留了最后一点点门槛,要求提供半年以上的居住证明。

但这个限制,等于没有限制,因为居住证明完全可以找中介来解决一下。

这是南京本月内第三次出手,也是在官方的平台上,首次承认松动。(详情阅读:南京:外地人买房门槛再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下调、集聚区限购放松获官方认定)

就在这个12月,南京虽未官宣,但已经私下执行:

1、原限购的主城四区中有两套房产的,在江心洲、南部新城、红山新城、幕府创新区可购买第三套。也就是所谓的“产业集聚区购房证明”,可买第三套。

2、首套房贷款已结清,第二套房首付比例30%,贷款利率4.1%。首套房贷款未结清,第二套房首付比例6成降为4成,贷款利率4.9%。有两套房贷款未结清,停贷。

3、家中有60岁以上老人能提供南京居住证明的家庭,可在南京限购四区内购买第三套房;工作地点在限购四区内的南京户籍家庭,可在限购区再购一套二手住房;南京户籍的A、B、C、D类人才及博士人才,亦可在上述四区新增一个购房名额。

以上仅是这个月的动作,而南京在今年,楼市调整动作可谓中心城市中出招托底次数最多的城市。

南京火急火燎的背后,尤其是房地产松绑政策自11月份扎堆落下之后,市场成交依旧没有得到好转。

全年新房成交6.4万套,创5年新低,近11年来第二差,新房和二手房一共卖房14万套,远低于去年的22万套。(详情阅读:2022,南京全年卖房14万套!新房成交量创5年新低!)

一道道政策密集发布后,南京的新房依旧卖不动,二手房依旧在大幅降价抛售,挂牌量依旧在增加,土地依旧卖不动。

到目前,南京第五轮集中供地结束,全年共计出让土地104宗,土地成交金额1307亿元,这一数据位居全国第四,但较2021年土地出让金额的2015亿元,同比减少35.13%。

2023,满怀期待

南京,目前已经相当于完全放开限购,虽然作用不大,但信号意义值得关注。

12月,高层释意,时隔近20年再次重提“房地产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这无疑是对行业信心的重大提振。

石头,需要被重新推回山上。

高层已表现出对这个行业足够的重视与期待。

而房地产要真正不负众望,需要切实改变增长方式,真正服务于居住,服务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大局。虽然这样会慢一点,但会更稳一点。这样的房地产业,才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支柱产业。

购房意愿无论调查结果是多少,我们都明白,住房需求仍然客观存在。

有人买房为孩子上学,有人买房为结婚,这些人买房真的就是为了自己住而已,不敢说现在就是未来几年内的绝对低点,但趁现在利率低、房价低,妥妥的买方市场,有合适的,看上就上车吧。

2022年走了,房地产业会记住这一年的艰难坎坷。

2023年来了,继续心怀憧憬,保持微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