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青海最西端综合救援站:为救援生命划下“延长线”

青海最西端综合救援站:为救援生命划下“延长线”

作者 李隽 李琸玮

伴着飞沙走石和“凛冽”的春风,记者来到位于国道315线1152公里处的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消防救援大队的茫崖综合救援站。伴随着狂风与飞沙,一辆消防车从远处驶来。

年轻的消防救援人员鲁若鹏从车上跳下说:“前面三辆货车发生追尾事故,我们和交警去了现场,没有人员伤亡,交警留在那边处理事故,我们就先回来了。”

青海最西端综合救援站:为救援生命划下“延长线”

在柴达木盆地最西端,国道315线犹如一条孤独的长龙横穿瀚海,延绵几百公里,两旁草木不生、满目荒凉,可谓“最孤独”的公路。茫崖综合救援站就是驻守在青海省最西端。

结合点多面广的特点和辖区道路实际情况,茫崖市于2022年3月建立茫崖综合救援站,主要承担国道315线、国道215线、省道318线近百公里范围内的综合救援任务,救援站综合公安交警、消防救援、医疗救护职能,站上长期由4名消防员和4名交警常态化驻勤,该站建成缓解了地区应急救援跨度大、地域远的难题。

青海最西端综合救援站:为救援生命划下“延长线”

“国道315线为通疆货运线路主干道,车辆多,加之地处戈壁,常年狂风肆意、沙尘漫天,道路情况复杂,交通事故频发。”鲁若鹏说,驻扎在这里出现事故,救援速度比从市区到现场要快一个多小时。

入职一年多的队员李堰杰回忆说:“救援站第一次出警,两辆货车相撞,一人被困。以前都是一个队的人去救援,那次就我们4个人,一路上特别忐忑,想着平时学的知识怎样更好地运用到实际。虽然下着雪,事故车辆油箱也在泄漏,但我们还是成功将被困人员救出了,想想就有成就感。”

青海最西端综合救援站:为救援生命划下“延长线”

在茫崖综合救援站,进入到玻璃门内就是驻守人员的“健身房”,杠铃、哑铃、跳绳等健身器具摆放整齐,“24小时消防便民服务站”的牌子挂在最显眼的位置,一个铁皮柜子里存放着氧气瓶、药品、雨伞、毛巾等物品。

鲁若鹏带着记者参观了厨房、食堂、值班室、休息室,每一个房间都干净整洁。“什么都有,蔬菜、肉等食物都是从90公里以外的市区运来的。我们也为过往车辆人员提供休息区、饮用水、应急医药、充电、消防安全知识宣传等服务,也会给求助群众做点吃的,很充实也很有意义。”鲁若鹏说。

青海最西端综合救援站:为救援生命划下“延长线”

在这个被戈壁包围的综合站里,消防救援人员同公安民警一同工作、一同生活,相互陪伴着度过着每一天。

“‘被子有棱有角,按时起床出操,训练刻苦认真’,这是我们消防队员的优良作风。”茫崖市消防救援大队创业路消防救援站副站长王迅说,站里共有28名同志轮换到综合救援站驻守,一个月换一次,每一位队员每天都坚持一日生活制度。

“综合救援站的设立实现消防救援队伍接警时间短、出动快、到场快、展开快,争取最大程度降低各类事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茫崖市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董日兵介绍,自“24小时便民服务站”成立以来,累计开展便民服务200余次,服务对象1000余人,切实架起了服务群众的“连心桥”,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