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护航百万农户,提供4500亿保障,一家上市险企的农险创新探索财险阳光保险

护航百万农户,提供4500亿保障,一家上市险企的农险创新探索财险阳光保险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中央一号文件”已连续20年聚焦三农问题。就在去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也是党代会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农业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不言而喻。

作为现代经济发展命脉,金融在助力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业强国”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保险所具备的风险保障特性更在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乡村振兴等事业中进一步凸显。

银保监会披露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农险保费规模已达1192亿元,同比增长23%,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这既是保险业保障社会经济与民生福祉的直接表现,也是行业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使命。

与此同时,我国幅员辽阔、地理与人文条件丰富多样,且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情况较为普遍,很多地区的农业生产仍存在一定的风险脆弱性,在国际环境更加复杂多变、我国经济发展处在发展新阶段的当下,这些都对保障农业发展的农险业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在3月5日召开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及农业保险,强调“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在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多年来,在行业内不同经营主体的持续推动下,农业保险取得了长足发展。作为新晋上市险企的阳光保险集团,就是将保险力量融入农业现代化建设大潮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阳光保险集团通过旗下的专业财险公司阳光财险,在农险产品设计和服务理赔等方面不断迭代创新,在2021年我国全面脱贫后,继续助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稳固脱贫成果。截至2022年底,阳光财险已在全国32个省/自治区取得农险经营资质,已为100余万农户提供风险保障4510亿元,累计支付赔款10.43亿元,持续彰显上市险企的责任担当,也掀开了保险服务民生底线、助力国家战略的全新格局。

1

-Insurance Today-

全面构建“保险+金融”农业保障新格局:

差异化产品体系推动高质量服务

农业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靠天吃饭”的行业,即使在现代化技术手段已得到相当程度普及的当下,农业生产仍然受到病虫害、旱灾、霜冻、强降雨等天气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且市场价格变动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也对增加农民收入造成了冲击。如何真正落实国家支农、惠农、强农、富农政策,是农业保险始终在探索的问题。


2019年,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林草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的高质量发展路径;2021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扩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国内农业保险迈出了从“保成本”向“保收入”转变的关键一步。


在政策指引下,阳光财险将推动农险市场机制改善和发展的主要着力点集中在建立多层次、多角度的保险产品供给上,紧密围绕乡村振兴与“三农”战略,充分发挥自身在数据积累、模型建设及市场运作等方面的专业特长,迭代升级了一揽子创新性农险产品和聚焦精准扶贫的“防贫保”产品。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阳光财险先后为不同地区的特色农作物和养殖品类研发出食用菌种植保险、大豆种植收入保险、苹果种植险、“以奖代补”设施农业及蔬菜特色保险、肥猪养殖保险等特色险种,从传统农业保险险种向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险、指数保险、“保险+金融”等产品模式转变,差异化的产品体系打通了农业保险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不仅帮助广大农民防范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稳住了农民生产的预期,同时还筑牢了农业内部增收基础,将农险产品的保障水平推向了新维度。


并且,除了提供差异化的农险产品,阳光财险还通过保险市场化机制,对困难群众、帮扶对象进行精准扶助,针对部分农村地区土地数量少、种养品种多、经济来源单一、农业收入受灾害和市场因素影响大、风险抵抗能力差的现状,推出“防贫保”保险产品,将帮扶关口前置,从源头上实现精准扶贫。据统计,“防贫保”已累计为近20万农户提供保险保障超2500亿元。

2

-Insurance Today-

科技力量升级农险体验

履行新阶段服务“三农”的时代责任

2021年我国全面脱贫,迎来了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的现代化建设新起点,面向新征程,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这不仅源于我国农村地区占国土总面积90%以上,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36.11%,更是因为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

在传统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下,乡村地区地广人稀的先天条件极大地制约着农险的服务提升,无论是投保、定价,还是勘察、定损、理赔,往往都耗时较长,很多环节难以做到准确、有效率,给用户体验和确保农业生产按时进行都造成很大的不便。

必须稳住农业“基本盘”、加速农业保险理赔及服务流程的时代需求,赋予了“科技助农”全新的内涵。阳光财险从“以用户为中心”的角度出发,充分将科技手段融入农险流程,结合最新技术手段和金融机制,围绕业务各个环节推出针对性的辅助产品和信息工具,在保证准确、合规、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大幅度简化从投保定价到定损理赔等全部流程,持续升级用户体验。

特别是在与广大农户和一线工作人员息息相关的理赔终端,阳光财险实现了从线下到线上的模式转换,研发的“向日葵农险”APP涵盖农险线上验标、线上查勘、按图承保、按图理赔功能,还成功试点并逐步推广了养殖险线上化理赔模式,实现简单案件最快2小时赔付到账,大幅缓解了偏远地区农户理赔难的问题。

此外,最初为地理位置偏远的云南昭通养殖户研发的线上视频理赔小程序,为养殖户快速提供农险远程查勘理赔服务,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的养殖险地区得到推广。不仅如此,在理赔过程中,卫星遥感技术、生物识别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更为广大农户带来了便捷高效的理赔效率,全面提升了农户们的抗风险能力。


科技力量在农险业务流程中的运用,不仅仅是保险科技赋能农业生产的具体实践,也是阳光财险发挥助农情怀、体现保险温度的缩影之一,科技与农险业务的全面融合已成为带动农业现代化、智慧化,促进农业发展新思路的突破点。

3

-Insurance Today-

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

阳光保险助力推进国家战略

农业是社会进步的阶梯和人类进步的根本,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来推进乡村振兴和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只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入口之一,除此之外还有更加广阔的内涵和外延。近些年来,阳光保险充分发挥主业优势,在保险扶贫方面也在积极开拓。

其亮点之一,就是创新性地采用“家庭特色农业收入保险+医疗补充保险+意外交通医疗保险+农房保险+教育录取入学补贴”的产品组合,贫困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参保,通过极具性价比的方式享有一揽子保障,阳光使更多处于贫困边缘的人群也得以拥有健全的风险保障,为广大农户拼搏未来提供了更多机会和可能性。


不仅如此,在阳光保险进行保险助农的专业化运作之外,还分别从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三个角度着手,持续服务于国家大局,至今在各项公益慈善事业中已累计投入超过5亿元,在提高乡村振兴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优化乡村振兴资源配置方面做出了积极尝试,深入践行着金融服务“三农”的重要使命。

比如,阳光保险2018年启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龙泉村对口帮扶计划,与村集体等共同建设大米生态农场、煎饼加工厂、远程问诊医务站、有机木耳专业生产合作社等实业项目,为当地的脱贫致富提供长期稳定的保障。

自2018年起,阳光保险连续三年启动“双生计划”,通过“万名贫困生帮扶计划”,以一对一、包班形式资助超过万名深度贫困地区学生,还通过“万名村医能力提升计划”,为贫困地区培养并留住一批优秀的乡村医生,提升贫困地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医疗防疫水平等,让村医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自2008年起,阳光保险还在全国范围内捐建了71所阳光保险博爱学校,惠及数万名在校师生。

从防范脱贫返贫到稳定农业生产,从保障农民增收到推动新农村建设,阳光保险以专业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从不同领域切入解决“三农”问题的大局,将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为我国的扶贫之路与振兴之路、为金融反哺社会提供了一个极具参考价值的行业样本。

【今日保】已进驻以下媒体平台

今日头条 | 百度百家 | 腾讯企鹅号 | 新浪微博

和讯名家 | 金融界 | 东方财富 | 雪球 | 搜狐号

大鱼号 | 野马财经 | 网易号 | 知乎 | 一点资讯

抖音 | 微信视频 | 爱奇艺 | B站 | 快手 | 西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