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全国人大代表蒋立:赋予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新动能

全国人大代表蒋立:赋予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新动能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8日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五年来,我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稳步推进节能降碳。“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减污降碳协同控制则是江苏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作为来自环境科技企业的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工商联主席、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蒋立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蒋立:赋予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新动能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工商联主席、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部署和规划。“既有项目减碳发展、新增项目绿色发展”逐渐成为地方政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硬抓手。《江苏省工业领域及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深度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低碳转型;打造现代化产业链,培育低碳产业;构建低碳创新体系,推动技术降碳等八项主要任务。

蒋立代表说:“江苏坚持把降碳作为源头治理的‘牛鼻子’,倒逼重点排污企业从源头上控制化石能源消耗,着力实现二氧化碳与大气污染物的协同减排,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监管方式从‘最后一公里’向‘源头一公里’转变,大力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江苏建设。”

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为此,蒋立代表建议:

一要系统谋划,加强制度保障。蒋立代表说,近年来,江苏省强化碳减排目标约束作用,不断完善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规范排污权、碳排放权市场交易;深化污染物排放总量管理改革,全面推行工业园区污染物排放限值限量管理;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实施重点企业清洁生产改造。

二要统筹推进,强化协同治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严格控制煤炭总量,大力发展低碳清洁能源。推动环境影响评价等政策与碳排放核查制度相融合。开展江苏产业园区规划环评碳排放评价试点。”蒋立代表举例说,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规划环评-项目准入-事中事后监管的全过程环境管理主线。开展“三线一单”减污降碳协同管控试点,发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划框子、定规则、查落实的作用。

三要鼓励创新,加速市场落地。“江苏鼓励省内可再生绿色能源企业创新,推进市场化落地。”蒋立代表告诉记者,以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凭借一手“开源”一手“节流”,实现边发展边降碳。比如,通过中低温发电技术助力化工行业实现余热发电,已在江苏多个城市落地,其工业余热化纤行业领域市场占有率达90%。同时,提出建立透明的三方用能监测体系,倡导节能数据真实透明、量化能源管理指标,通过EMC模式推动国内高效空调系统的推广和普及。

四要稳企惠企,加强政策扶持。蒋立代表说,在这方面,江苏省整合已有政策工具,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方式,稳妥有序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积极发展绿色金融,支持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向碳减排效应显著的重点项目提供金融服务。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