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2022年印度GDP超英国,放话将成世界第二,中美真可能被反超吗?美国莫迪欧美亚洲第二大经济体

2022年印度GDP超英国,放话将成世界第二,中美真可能被反超吗?美国莫迪欧美亚洲第二大经济体

2022年,印度国内年度GPD超越英国。今年莫迪放出狠话,扬言要赶超我国。

这并不是印度第一次口出狂言,可绞尽脑汁的印度,就是逾越不了我国这座大山,印度经济明明不弱,为何始终难以发展?



印度反超英国

2022年,也就是去年,虽然全球疫情肆虐,世界经济普遍陷入困境,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度却实现了一波逆袭,国内GDP成功超越英国。

作为之前日不落帝国的殖民地,二十一世纪以来,虽然仍然带有英联邦的名头,但印度几次希望冲破英国的阴影,成为真正独立的大国。

国内经济的超越,几乎意味着,印度已经可以光明正大地,站在世界强国之林。



然而印度野心却远不止于此,一直自诩亚洲第一强国的印度,内心一直有个大国梦,英国虽然很强,但毕竟已经日薄西山,印度真正想翻越的,是中美这两座大山。

美国目前作为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在全球各个领域几乎都占据首要位置,印度虽然有心做个世界第一,但奈何差距太大,印度三哥再无脑,也不会做出鸡蛋碰石头的事情。

除了美国,印度的目标就只剩下我国了,而说起中印关系,甚至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近代中印也交往频繁,武装冲突都爆发过几次,国家交往十分复杂,我们暂且不做讨论,单说中印经济发展。



我国和印度,其实近代有着相似经历,都是古国,也都曾被侵略,不同的是,我国通过人民团结实现了国家独立。

而印度被英国纳入殖民地之后,几乎没有进行过大规模反抗,最后靠着英国自身实力衰退,勉强实现了国家独立。

只不过,印度经济的基础,比我国好了不止一星半点,得益于英美照顾,刚刚建国的印度,经济发展不俗。

1949年,印度钢、石油、黄金等产量均是我国的几倍有余,成熟劳动力是我国的5倍,铁路里程是我国近三倍,就连教育和体育这样的软实倍,也都让我国难以望其项背。



可以说,彼时的印度,在我国面前是个实力强劲的巨人,我国只能仰望,也正因如此,印度总是不把我们放在眼里。

即便是之后我国经济大发展,甩了印度好几条街,他们仍然固执的认为,我国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国家发展是有现实依据的,所以即便印度心里百般不愿意,可血淋淋的现实面前,他们也得承认,如今的中国已经强盛起来了。



对此,印度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提出经济发展目标,而我国也经常被当作假想敌,在印度政府的计划之中,我国虽然强大,却并不是遥不可及。

印度的发展

如只从表象上看,印度确实有机会,在经济上实现对我国的超越,2014年,印度总理莫迪上台,自此印度开始了经济和高新技术并举的发展道路。



印度在科技人才培养方面,绝对算得上全球顶尖,美国硅谷充斥着印度高材生,加上政府接连推出高新企业补贴政策。

截至2022年,印度已经吸引了,一百多家大型跨国企业,在印度投资,可以说,在尖端科技产业方面,印度并不弱于我国。

此外,印度市场十分广阔,而且属于一片产业蓝海,巨大的市场潜力,也是诸多高新企业,选择入驻印度的重要原因。

而且印度还拥有大量劳动力,并且相比我国,在年龄上占据优势,我国已经初步显现出老龄化趋势,而印度人口中,65岁以上的仅占5%。



拥有诸多便利条件的印度,前景一片大好,不禁让人联想到近十几年的我国,如果莫迪能够稳定自己在政府的威望,保证印度继续在经济发展上,坚定信心,印度崛起也犹未可知。

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人由此得出,印度强盛是大势所趋,但历史从来都没有成功经验可言,任何国家、组织、个人的成功都有其独特之处,也受到当时的条件限制,这也让印度经济发展暗藏危机。

印度政府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每年产出的计算机人才不计其数,劳动力也十分丰富,可以说印度具备很多经济发展的要素。



某些方面,甚至达到了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近的程度,然而历史无数次证明,照搬别国经验只会带来副作用。

印度建国初期,确实迎来了一阵强盛期,英美等国的支持,让印度成为亚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虽然作为侵略者,但似乎已经将印度当作英联邦的一部分,虽然没有实际控制力,但英国还在用自己仅存的力量,庇护着印度。



在发达国家的保护下,印度各方面发展十分迅速,而且在英国殖民时期,印度遗留了大量基础建设,这也是当时我国远远落后印度的主要原因。

然而时过境迁,英国老佛爷日渐消沉,印度却不知进取。反观我国,却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迎来发展机遇。

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我国奋起直追,超越印度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里程碑,直到近几年,我国仍然维持着飞速发展态势,向着现代化强国的方向高歌猛进。



深层的困境

时间来到2015年,我国成功实现了全国家庭通电,而印度有近几亿人无电可用。

军事方面,我国各方面技术突飞猛进,飞机实现了自主生产,已经装备四代机,坦克技术也来到了第三代。

核潜艇、航空母舰接连下水,而印度仍然只能通过购买别国现成的装备,或者租借,来撑撑场面。

印度在基础教育方面成就斐然,但与我国相比,仍然差的太多,我国从1949年的超过80%的文盲率,到今天已经讲到了个位数,印度虽然初始文盲率不高,仅有60%多,但几十年之后,印度的文盲人数,仍然超过总人数的10%。



铁路建设上,截至2019年,我国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铁路,达到了14万公里,比之建国是增长了六倍。

而印度几十年来,铁路里程增长仅有30%,考虑到铁路寿命以及折旧,印度铁路几乎是在原地踏步。

铁路方面,最能凸显中印差距的,莫过于高铁建设,我国高铁不仅实现了国内四通八达,甚至建到了海外,得到了多国赞誉,而印度直到今天,甚至没有一条高铁建成。



印度最引以为傲的教育产业,看似成绩斐然,大量尖端人才活跃在世界科技前沿。

但印度本国文化和宗教信仰影响下,印度国家概念相当之弱,名义上的联邦,其中包含大量不同宗教信仰和阶层的人群。

几乎所有的印度知识分子的愿望,就是通过读书走出国门,从此客居他乡,没有对印度的任何留恋。

这样的思想下,印度培养的人才流失海外,即便是本国政策吸引下回到国内,也都是在经济链条捆绑下,根本没有继续奋进的动力。



印度某些方面确实可圈可点,但要想实现经济世界第二的大目标,要走的路还很漫长,可悲的是,印度并没有意识到这些,包括总理莫迪在内的大部分印度民众,都自大的认为中国已经近在咫尺。

印度国内相关论坛上,总会出现孟买和上海的对比话题,他们用中印国内最繁华的城市进行对比,以此说明印度如今的发达程度,已经赶上甚至超越我国。

但国家实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从来都不是单个城市或指标对比得来的,孟买在繁华和发达程度上,确实能和上海相比较,但问题是,印度只有孟买。



印度阶层分化严重,贫困差距巨大,倾全国之力,印度政府打造出了孟买这个超级城市,可代价是,印度大多数地区的贫穷和混乱。

在孟买发达地区之外,有一片700万人居住的贫民窟,其中的达哈维贫民窟,规模最大,更是亚洲第一大、世界第二大贫民窟,里面居住了上百万贫民,他们没水没电,吃饱穿暖都是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说,上海虽然也是我国最繁华的城市,但这并不是以牺牲我国其他地区为代价得来的。



相反,我国不同地区保持着各自的发展特色,东北老工业基地、内蒙农牧产业、沿海高新技术等等,不同城市充分利用自己优势,形成出色的产业链条。

印度超越我国的梦想,恐怕还得做上十几年、乃至几十年才行。

印度经济高歌猛进,一度超越英国,然而华丽外表下却是国内产业匮乏、贫富差距巨大的现实。

印度经济体量巨大,却蕴藏诸多问题,这与印度领导者的策略是分不开的,和我国经济结构完全不同,印度经济结构是单一且极端的。



我国从建国之初,就提出了多个产业共同发展,实现技术自主可控的理念。

也正是这样的策略下,我国制造业、农业、高新技术齐头并进,不存在特别明显的短板,如今受到美国卡脖子,也是因为某些尖端技术起步较晚。

而印度在产业多样性上,完全不占优势,将所有资源全部放在第三产业上,利用高新技术挖掘服务业潜力,这是印度当前的产业结构。



中印差距

印度独宠服务业的产业调配,看似激进且极端,实际上却是很多发达国家的选择,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诸多国家,现行的产业结构都是如此,印度也是希望积极向前辈学习。

可印度此举无益于邯郸学步、东施效颦,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采用这种方式,是基于发达国家技术和产业,达到一定地步,并且国内劳动力十分昂贵,产业转移,最终形成第三产业占据主导的现象。



印度产业畸形的另一个原因,和上一个相似,印度政府积极学习欧美等国资本主义特性,利用市场主导国家发展,让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

可印度万没想到,一味的纵容市场,会导致大量投机倒把的企业出现,这些企业欺骗政府,骗取大量政府补贴,却完全不干正事。

为何资本主义那无形的手,到了印度就不好用了?



君不见当美国陷入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让美国起死回生。

欧美等国,虽然嘴上宣扬资本主义市场主导,可一旦资本主义陷入困境,欧美等国政府会坚决出手干预,组织市场颠覆。印度只看到了表象,导致国内产业失去平衡。

产业失衡带来的是金融问题,根据统计,印度银行目前存在高达1500亿美元的坏账,印度根本无力解决,唯有暂时搁置这些问题,历任银行行长,只能祈祷这些问题不在自己的任期爆发。



此外印度劳动力同样也面临窘境,印度人口众多,目前甚至已经远远超过我国,印度政府统计,印度人口达到了14亿。

但其实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群,受到复杂社会环境干扰,没有被统计进去,因此印度人口很可能,已经达到了恐怖的16亿左右。

按道理说,这样庞大的人口数量,劳动力应该尤其充足,可就像前面说的,印度国内产业畸形,只有计算机产业一家独大。

而计算机等工作岗位门槛十分高,从业者必须接受过必要的理论学习,而印度大量的贫民,显然没有这样的条件。



这让大量印度人口,无法转化成劳动力,而这些人又要消耗大量社会资源,最终的结果就是,印度空有人口数量,却没有劳动力转化。

从印度的各方面条件,我们可以看到,印度面临很多机会,却没有抓住,让人唏嘘,却也给我们敲响警钟。

印度发展过程中,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计划,只照搬欧美等国发展经验,最终的结果就是变成了四不像,既没有欧美等国活跃的国内市场,也让大量人口无处安放。



印度的血泪经验告诉我们,唯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只有走好自己的路,才算走上了正确的路,不论是国家还是社会发展,没有哪一个国家是“过来人”。

只有根据自己的情况,因地制宜、审时度势,才能在世界浪潮中乘风破浪。

大家对印度的豪言壮语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