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黄文礼:基金专户子公司由粗放式转向精细化发展资产管理私募基金

黄文礼:基金专户子公司由粗放式转向精细化发展资产管理私募基金

中新经纬2月17日电 题:基金专户子公司由粗放式转向精细化发展

作者 黄文礼 浙江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博士生导师

自2012年末第一家基金专户子公司嘉实财富成立以来,基金专户子公司一路高歌猛进,飞速发展,成为资管领域的发展最快的机构之一,在2015年产品数量达到顶峰1.6万支,在2016年总规模达到顶峰10.50万亿元。在经历了短暂盲目式的发展后,在2016年底,证监会发布并实施《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规定》《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子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暂行规定》。在此之后,基金专户子公司走上稳健、合规发展之路。

在这一过程中,基金专户子公司经历了剧烈的市场洗牌和业务转型之路,规模和产品数量大幅缩水。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基金子公司资管计划产品数量仅为3521支,资管总规模为1.92万亿元。

从具体的机构名录来看,截至去年二季度末,招商财富管理规模位居基金专户子公司行业第一,为3053.98亿元,其他农银汇理资产管理、工银瑞信投资管理、建信资本、上海浦银安盛资管、鑫沅资管等规模超千亿。从排名前20家基金子公司可以发现,主要是银行系基金公司旗下专户子公司规模较大。


表1:2022年第二季度基金子公司私募资产管理规模(前20)

数据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2023年2月14日,中国证监会证券基金机构监管部主办发布了《机构监管情况通报》(以下简称《通报》),通报基金专户子公司分类监管正式启动。

《通报》在综合考量合规风控水平、存量风险状况、持续经营能力等指标的基础上,研究建立了专户子公司分类监管机制。《通报》中也明确了分类监管的三大原则:一是允许合规风控水平较高、主业清晰、经营审慎、具有可持续展业能力的专户子公司在现有监管制度下规范展业;二是对合规风控水平不足、存量业务风险较大且长期难以化解的专户子公司实施适当的展业限制;三是对经营不善、风险隐患大、缺乏商业可持续性的专户子公司审慎从严监管,坚决出清严重违法违规机构。

《通报》中专门进行了基金专户子公司两大案例的通报。究其原因,一是基金专户子公司的业务发展长期低于预期,始终未能盈利,且未能找到适合的可持续展业模式;二是存在未按法规要求压降产品规模、将不同产品资产混同运作、未向投资者披露重大事项、由后期投资者承担投资风险、关联交易管理存在重大漏洞等严重违规行为。

从目前来看,自2016年新规以来,不少基金专户子公司寻求转型发展,一方面是不少基金专户子公司清退员工持股平台、调整业务战线、收缩人员,另一方面是基金专户子公司积极寻找自己的优势业务所在,ABS(资产支持证券)、PE(私募股权)等业务成为多数基金专户子公司的转型“备选项”。

当前,市场环境对基金专户子公司及其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类监管可以更好地解决基金专户子公司定位不清的问题。从《通报》中分类监管的三大原则可以展望未来,基金专户子公司必须由过去的粗放式发展转为精细化发展,找出符合自身禀赋的特色业务;同时,须综合考虑基金专户子公司的合规风控水平、存量风险识别以及持续经营能力,做到内外兼修,谋定而后动。(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王蕾

【编辑:董文博】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