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唐玄宗怕儿子夺位,一天杀3个,为什么李亨造反他却欣然接受?

唐玄宗怕儿子夺位,一天杀3个,为什么李亨造反他却欣然接受?

要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明白这两个事件所发生的年代以及具体过程:

李隆基杀死自己三个儿子的事件发生在开元二十五年,此时正是唐朝正在李隆基的统治下处于开元盛世。这次杀子事件主要针对的矛头就是当时的皇太子李瑛。按照《新唐书》中的说法,李瑛在李隆基登基以后被立为皇太子,一直到被废黜太子之位时,已在太子的位置上待了二十几年。由于玄宗的妃子武惠妃此前一直颇受玄宗皇帝的宠幸,并且武惠妃又为玄宗生了儿子(寿王李瑁),所以武惠妃恃宠而骄,一直觊觎太子之位。为了达到废黜太子李瑛的目的,有一天武惠妃假传圣旨,说是宫中有盗贼,并召太子李瑛以及两个弟弟鄂王李瑶和光王李琚带兵入宫。然而当兄弟三人带兵入宫之时,武惠妃乘机诬告太子三人谋反,最终玄宗将兄弟三人废为庶人,并在随后不久将兄弟三人一律处死。其实武惠妃和太子等人的矛盾早就存在,而玄宗也对兄弟几人太子几人结党颇为不满,玄宗想要废黜太子,也不是一天两天,此前想要废黜太子,多亏宰相张九龄反对,才让李瑛得以保全。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玄宗李隆基对于自己的子女有多么无情。

肃宗李亨自立为帝已是安史之乱时期的事情。玄宗晚年淫乱昏聩,导致安禄山势力做大,终于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叛军一路南下,势如破竹,大唐王朝在战火中摇摇欲坠。由于玄宗瞎指挥,导致哥舒翰潼关兵败,关中门户大开。为了躲避叛军,玄宗带领少部分后宫妃子、心腹大臣逃出长安。当逃亡的队伍跑到了马嵬驿的时候,军队发生了哗变。由于玄宗逃亡时带的军队大部分由太子掌管,所以给李亨发动兵变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通过兵变,李亨首先杀死了奸相杨国忠,并在随后又逼死了玄宗宠爱的杨贵妃。兵变之后,太子带兵北上平叛,而玄宗逃往成都,父子二人分道扬镳。之后不久太子李亨在灵武登基为帝,并举起平叛大旗,此举一方面提高了肃宗登基的合法性,另一方面也为当时平叛的大军带来了极大的鼓舞,结束了玄宗逃跑以后,群龙无首的局面。消息传到成都,玄宗此时也是无可奈何。

这前后两次事件,都涉及到太子,之前杀李亨他哥李瑛,是由于父子之间的嫌隙,玄宗早就有了废黜太子的意思,然而当时正是唐朝强盛时期,玄宗又是大权在握,要废黜杀害太子也不是什么难事。然而到了李亨头上,安史之乱爆发,天下大乱,玄宗已经落到一个落荒而逃的局面,形同丧家之犬。而且此时李亨手中又掌握兵马,想要发动兵变,玄宗已是无可奈何。此时的玄宗连自己心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更遑论权势与地位,只能说“此一时,彼一时”啊。

李亨继承皇位,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

第一、安史之乱爆发后,整个唐帝国陷入混乱之中,而此时此刻唐玄宗李隆基一心想逃往蜀地避祸,试想如果中央政府迁移蜀地,中原之地想要恢复统治几乎不可能;唐帝国必然陷入四分五裂,离灭亡就不远了。当时朝庭大臣坚决反对迁都,但玄宗一意孤行,所以就折中让太子李亨留下主持大局以抵抗安史判军;

第二、玄宗西逃途中,任命李亨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领朔方、平卢、河东节度使,负责平判。在北至灵武即位,史称肃宗。此时李亨己经完全掌握了军事大权,得到了核心武将的支持,所以唐玄宗不得不予以承认。

第三、马嵬坡事变,军事将领及大臣均以杨贵妃乃红颜祸水,导致玄宗沉醉声色犬马、无心治国,乃致爆发安史之乱。在当时大臣及各军事将领都相继支持太子李亨继位大统,平判安史之乱,以恢复中原统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