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基金很热,但是这些误区千万不要有!投研和基金老基金打新股公募基金股票型基金

基金很热,但是这些误区千万不要有!投研和基金老基金打新股公募基金股票型基金

数据显示,2020年新增“基民”中,90后占据了一半以上。2020年虽是权益类基金“大年”,但部分基民追涨杀跌、频繁操作,最终导致收益缩水,没有跑赢基金平均收益。那么,作为新入场的投资者,你买基金是否在追热点,是否频繁追涨杀跌呢?这些投基误区千万别犯。


误区1:喜欢追热点买基金

基金追热点并不是说赚不到钱,但这需要投资人的择时能力。

什么是择时?就是你选择什么时候入场、退场,也可以说是你对市场的预判能力。

巴菲特曾说过一句话, “在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我恐惧”。普通的投资者在择时上能做的,就是别在市场狂热的时候进场,我们都是普通人,在知道某个主题、行业是热门的时候,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投资时间,这个领域可能已经有太多钱涌进来、过热了。

收益数字在落袋为安之前,就是一个数字,追热点这件事总的来说,真的是很看运气的。

虽然很多热门基金在此前一段时间涨势喜人,但这可能也意味着基金所属的行业估值已经偏高,在此时买入,就会有一定的风险。此外,很多新发行的基金虽然基金净值仅为1,但其背后的行业已经涨了不少,净值低并不意味着这只基金会有巨大的盈利空间。投资股票型基金最重要的仍是自己对行业未来的判断,以及长期坚定持有才能获得丰厚的回报。

大部分人追涨杀跌最后的结果可能都不太好,与其追逐热点,不如通过理性的思考去分散投资、长期投资,去获得整个中国A股市场的红利。

误区2:像炒股一样买基

先炒股后买基、或者同时炒股买基的人,很容易将炒股的思维习惯带到基金里。

试图做短线操作

最常见的就是试图做短线操作。基金偏长期投资,所以赎回的手续费一般是持有时间越短、手续费越多(不满7日赎回会收取1.5%的惩罚性赎回费)。如果频繁买卖,一通操作下来,钱没赚到多少,手续费倒是交了不少。

像打新股一样买基金

“新”这个字很容易引起大家的注意力。很多人会觉得新基金的收益比较高。但请注意,新基跟新股不一样,买新基并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收益;如果想打新股,应该去买那些会参与打新股的基金。

买基金看重净值的高低

买基金的时候很看重净值。这是一个大家意识到,但总会容易犯的误区。相信大家自己也知道,你有1000块,不管你买的基金是净值1块的、还是净值2块的,它涨了10%,收益都是100块。但还是有些朋友会觉得份额越多越好,这个是需要尽快避免的。

这里要提下的是,有时候我们能看到某只基金某天净值暴涨,这一般是机构大额赎回了,大笔资金的赎回费归入了基金资产,净值就跟着暴涨了。

有时候我们也能看到基金净值下降了不少,这有可能是基金有分红,所以净值下降。

误区3:只关心基金短期收益

判断一只基金好坏,不能只看短期的绝对收益。比如熊市的时候,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不赚钱是很普遍的,但不能因为一只股票基金亏损,就认定它是坏基。而是应该看相对收益。

相对收益,往大了说是指要把它跟类似风险等级的基金比较,比如某只基金是混合基金,就可以看看它在混合基金里的排名;往小了说,就是把它跟同主题、同投资风格、或者同跟踪标的等同类基金比较,比如某只基金是中证500的指数增强型基金,就应该看看它在所有的中证500的指数增强型基金里的排名。

我们可以从基金的季报里,看到一只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它是一只基金成绩的“及格线”,反映的是这只基金的资产配置方向、投资风格。

基金的季报、半年报和年报可以在“基金公告”里找到,建议大家多看看季报。

另外,看业绩要看1~3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业绩,但成立时间长的基金往往换过很多次基金经理。所以大家看基金的历史业绩的时候,要注意以基金经理为周期看。

误区4:扎堆买爆款基金,盲目追基金经理

如果市场震荡加剧,老基金由于仓位较高,波动可能会加大,这个时候投资新基金反而较好;如果市场处于很明显的趋势行情中,新基金由于建仓需要时间,仓位不一定高,这个时候配置老基金或许更好。但是客观来说,并没有那么绝对,很难说新基金一定比老基金好,或者老基金一定比新基金好。

有的投资者会因为追的基金经理跳槽而赎回基金,跟着基金经理走,实际上,基金经理的成就离不开背后的投研团队,一旦基金经理跳槽之类的事情发生后,新公司的投研团队如何很难判断。如果和新的投研团队磨合不顺利、或者新团队投研水平一般,即使是优秀的基金经理也难以发挥。

误区5:持有基金太多太杂

相信持有10多只以上基金的投资者不占少数。一般听别人说哪只基金好,就买上,买着买着,一不小心就买多了。买基金不是数量越多越好,而应该挑选一些优秀的赛道和基金经理,有所侧重地投资。

强+强≠更强。买的时候你以为都是好基金,反而可能只能取得平庸的收益。因为持有太多策略容易相互抵消。还有的投资者持有多只持仓类似的基金,并没有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