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长春派发“开年红包” 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添动能中小企业郭东隅民营经济长春市

长春派发“开年红包” 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添动能中小企业郭东隅民营经济长春市

央广网长春1月29日消息(记者郭东隅)“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够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农历新年刚过,长春市正奋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迈好第一步、迎接新气象。29日,长春市高规格召开突出发展民营经济暨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长春在这场“开年第一会”上,为全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送上“开年红包”,激发民营企业发展活力,开拓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长春“开年第一会”(央广网记者 郭东隅 摄)

第一封“红包”:信心满满振士气

近年来,长春市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占长春市经济总量的比重超过50%,日益成为长春加快振兴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2022年,全市民营市场主体突破140万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97%,吸纳就业人数占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的90%。长春市连续5年实现人才净流入,其中90%以上的人才流向民营企业。

2022年,长春市各级“专精特新”企业由2021年的485户增加至1037户,同比增长113%。各“专精特新”企业共拥有研发机构1175个、户均1.52个,获得专利11896个、户均11.47个,均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目前,长春市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达到80%。


“专精特新”企业冲出“长春高度”(央广网发 长春市工信局供图)

2023年,长春市力争实现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35万亿;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3840亿元;民营经济实缴税金达到400亿元;民营市场主体达到164.5户;新增各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0户以上;新增“四上”民营企业600户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00户以上。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贾宏光介绍,公司将于2023年提前完成138颗“吉林一号”卫星组网计划。“下一步,长光卫星将坚定不移的走以创新促发展、以质量增效益的发展道路,坚持开展基础性、战略性研究,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航天信息产业创新发展。”

第二封“红包”:真金白银送政策

为着力打造具有长春特色的民营经济发展新模式,长春市制定了“26条”具体务实的行动计划,同时出台了“13条”真金白银的政策举措,进一步为民营经济赋能加力。


新政让长春民营企业备受鼓舞,干劲十足(央广网发 受访企业供图)

在赋能上,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和长兴基金投资力度,引领撬动更多银行金融机构资金和社会资本注入民营企业;在减负上,顶格落实各类税费优惠政策和融资担保、贷款贴息政策,着力降低民营企业运营成本;在保障上,突出抓好水电气热和土地等要素供给,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在激活上,全力抓好国家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等试点,持续深化审批和监管改革,大力推行市场“非禁即入”,不断增强民营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在服务上,集中打造一批专业化服务平台,全面建设人才、融资、商务、培训等“10大服务体系”,助力民营企业提升发展质效。

为充分发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会议现场为获得2022年国家、省、市专项的502户企业发放18309万元奖励资金。

“2023年,我们民营企业希望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调动更多力量和资源,缔造更加优越的发展环境,激发我们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创造活力。”吉林省都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建生表示。

第三封“红包”:高质量发展创新篇

长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延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民营经济面临着更加利好的宏观环境、更加强劲的发展势能、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长春“专精特新”企业,将迎来更广阔的舞台(央广网记者 郭东隅 摄)

近年来,党中央和省、市接续打出了财税、金融等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政策“组合拳”,为民营经济加快发展保驾护航。长春市全面落实“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六城联动”,全力打造“1个万亿级6千亿级”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光电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集中落位,自创区、农高区、陆港型物流枢纽、先进制造业汽车集群等一批国家级平台先后获批,为全市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积聚了强劲的新势能。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