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行业观察】旅游业数据价值赋能支付场景化的平台建设研究大数据物联网生态链

【行业观察】旅游业数据价值赋能支付场景化的平台建设研究大数据物联网生态链

作者 | 吴锦潮 供职于龙岩市普惠金融协会,简子皓 就读于厦门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责任编辑 | 杨琪

编者按:更轻、更快、更无感的场景式支付体验,背后是数字经济巨大的调度算法和社会协同能力,这也是一种高于技术运用的思维革新。本文率先探索旅游业与金融业的资源整合和价值共创问题,将视角聚焦于信息流和资金流,以支付为关键连接点,提出在旅游商户统一布设聚合收款码牌作为线下感知终端,并在码牌上加载游客引流功能,以此连接游客与旅游商户,围绕旅游信息流开展链式营销,根据统一化的支付数据进行金融赋能,继而推进数据价值化。

01

数据价值回归数据贡献者

通过新技术的运用,做好“信息输入”,完善“价值输出”,搭建“旅游信息生态链金融平台”,围绕信息和资金的流向情况,汇聚旅游景点打卡及旅游过程消费等数据,基于数据进行赋能。一方面,是支付资金流数据的价值赋能,游客旅游过程中的消费形成了旅游商户的经营数据,如能通过统一化的支付结算模式进行数据汇聚,那么商业银行就可以根据旅游商户的经营流水开展大数据分析,进而向其提供信用融资服务;另一方面,是旅游信息流数据的价值赋能,可以根据已收集的旅游信息,向游客进行旅程智能推荐,包括旅游景点、路线、交通、住宿、美食等,同时依托算法基于已形成的旅游数据动态核定下一个旅游商户的消费折扣优惠,引导游客继续进行旅游探索,带动连锁消费,并根据消费场景及总消费额差异化设置优惠折扣的方式,鼓励游客扩大消费,吸引游客停留更长时间,提升游客满意度的同时拉动旅游经济。

02

数字化建设技术方案探索

通过梳理现有旅游信息来源渠道和旅游场景消费数据,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方案,运用地图定位、人工智能、二维码溯源、聚合支付、区块链、物联网、“元宇宙”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建立涵盖旅程智能推荐、商户金融服务、游客积分体系和消费折扣体系等系列功能于一体的“旅游信息生态链金融平台”。

首先是感知游客进入场景。一是简易模式,基于地图定位,由游客在“旅游信息生态链金融平台”上主动发起旅游景点打卡,进而让平台感知游客进入旅游信息生态链。二是融合模式,基于二维码溯源技术融合支付结算信息,游客在旅游景点进行消费支付时,自动感知纳入旅游生态链。三是智能模式,主要通过新兴物联网技术,在旅游景点布设物联网智能感知设备,包括不限于面向景点闸机、视频监控、手机信号等数据的智能感知,进而自动识别游客进入旅游生态链。在技术成熟的条件下,甚至可以构建虚实结合的旅游“元宇宙”,感知游客在旅游场景内的线下行为,形成线上数据进而搭建虚拟旅游世界,并打通线上和线下的交互。

其次是场景信息智能推送。主要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结合客户偏好,智能推送旅游线路信息,发放周边旅游商户的电子抵用券,并让游客自动获得对应旅游商户的积分,电子抵用券可以用于游客在旅游商户支付时享受折扣优惠。积分可兑换荣誉勋章或纪念品,为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对于积分较高的优质游客,可以探索运用区块链技术发放独一无二的旅游数字藏品,基于游客的旅程数据进行个性化定制,具备纪念属性价值,并作为数字资产永久存放于区块链上,实现持久赋能。

再则是经营支付体系构建。一是简易模式,由“旅游信息生态链金融平台”自建扫码核销体系,旅游商户在平台上注册申请后,系统将核销功能开放给旅游商户,基于二维码溯源技术进行电子抵用券核销。游客进行消费支付时,旅游商家通过平台扫一扫游客的电子抵用券进行核销,并在收银时进行对应金额的人工抵扣。二是融合模式,一码融合收款结算和电子抵用券核销,需要在旅游商户布设统一的聚合收款码,并在支付公司数据接口的支持下,联通数据,依托支付信息智能调取旅游优惠电子抵用券进行抵扣。旅游商户联盟消费折扣体系按设定的规则进行承担与分配:对于游客来说,是约定金额享受优惠;对于旅游商户来说,是游客消费的受益者,需承担约定比例支出;对于旅游主管部门来说,可以分担一定比例,落实政府促进消费政策;此外,还需对发券来源的旅游商户进行奖励,鼓励其产生带动更多交易,从而繁荣旅游生态链,实现信息和资金串联及价值赋能的目标。

03

福建省龙岩市“旅游信息生态链金融平台”建设构想

龙岩市地处福建省西部,也称“闽西”,是闽粤赣三省的交通要道也是享誉海内外的客家发祥地和客家人的聚集地之一,是中国革命老区和原中央苏区的核心组成部分。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已初步形成“红色之旅”“客家之旅”和 “生态之旅”等一批特色旅游产品。要充分发挥“红色”“客家”“生态”三大特点的互相引流,特别是公益性的红色旅游对商业性客家、生态旅游全产业链的游客引流作用,挖掘旅游数据特别是红色旅游数据的商业价值。通过数字化经营提升游客的旅游贡献,汇聚支付数据赋能旅游生态链内商家,促进旅游生态链的整体繁荣,充分发挥支付场景化的金融赋能作用。

基于应用场景功能,充分发挥科技赋能效应。一是依托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旅游信息的智能推荐、游客的智能识别、消费券的智能发放。二是使用物联网及隐私计算方法,便利政府部门全面统一管理的同时充分保障游客的信息安全。三是发挥二维码溯源技术,满足支付交易的同时识别游客消费的链条,进而实现对链条上旅游商户的赋能。四是发挥大数据风控能力,聚合旅游商户支付资金流水,基于模型判断进行信用贷款的发放。数据汇聚产生全新价值,搭建“旅游信息生态链金融平台”作为线上赋能载体,进行各项服务功能的输出,以聚合收款码牌作为线下感知终端,形成旅游数字化信息的输入。同时,将线上线下、信息交互、支付融资、供需双方联动起来,打造“旅游+支付+金融”的服务平台,为旅游生活场景提供一体化支付服务和统一管理,为相关主体带来智慧旅游体验和创新服务功能(图1)。

图1 “旅游信息生态链金融平台”创新服务功能


其一,旅游消费者畅享优惠和便利。旅游消费者来龙岩市进行旅游消费时,只需扫一扫统一布设在平台上各链点旅游商户的聚合码即可进行付款,该聚合码兼容“云闪付”、微信、支付宝等主流支付渠道,同时该聚合码自动调取适用的旅游优惠券进行抵扣。游客可享受旅游消费优惠和信息支持,感受惠民利民的优质移动支付生活圈,透彻敏捷地识别、感知、引导、创造和满足旅游消费者需求,为游客提供无处不在的金融服务。

其二,为旅游商户经营引流及金融赋能。“一码”融入旅游生态链,旅游商户对接改造成本小,数据价值化受益多。通过统一化、平台化、一体化管理旅游商户,依托“旅游信息生态链金融平台”向其提供游客引流、收款结算、信贷融资、科技赋能、智慧运营等一揽子服务功能。此外,银行可面向旅游商户提供低息融资服务、减免商户手续费、资金实时结算、免费提供支付云播报设备等针对性、精准化的服务。

其三,助力旅游主管部门统筹全局管理。“旅游信息生态链金融平台”将输出旅游商业图谱,依法合规帮助旅游主管部门全面实时掌握辖区旅游主体信息,从旅游商户交易数据采集、旅游信息发布管理、景区评级监测发布、旅游商户经营评价等方面充分实现了信息的实时化、具体化、可视化,有针对性地形成数据看板,帮助旅游主管部门提升旅游布局决策准确性,进一步规范辖区旅游行业主体经营行为,为旅游消费者提供消费保障,助力旅游市场主体信用环境建设。

其四,发展商业银行旅游场景金融业务。商业银行以旅游支付交易信息为切入点,以扶持旅游商户为目标,经营旅游商户、服务旅游商户,特别是践行普惠金融,服务好旅游场景内小微商户。搭建与旅游商户的沟通桥梁,沉淀结算性资金存款,延伸其他金融业务,全面挖掘旅游商户的金融需求,实现金融场景有效覆盖。实现商业银行与旅游商户互利共赢、共同发展,针对旅游商户自有资产价值低和信用缺乏支撑的难点,银行依托平台所汇聚的商户日常交易流水数据的大数据分析,对商户提供“易获得、利率低、纯线上、秒贷秒批、随借随还、循环使用”的无抵押信用产品,解决旅游商户“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平台内的旅游商户都是鲜活存在的,都具备合规经营资质,平台化管理模式也杜绝了虚构商户套取手续费和低息贷款现象的发生。

其五,实现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信贷政策精准传导。中国人民银行可将商业银行基于“旅游信息生态链金融平台”而发放的对应贷款全部纳入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范畴,指导其完善贷后管理,及时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专用再贷款支持,为其解决资金后顾之忧,引导其将政策红利直接传导让利于旅游商户。

其六,发挥银联的统一清算服务职能。中国银联负责“云闪付”App功能的完善和清算等工作,协同商业银行做好商户的入网审核和资金清算;将商户每日经营流水信息实时全部汇总至银联后台,便于银行更加真实准确地了解旅游商户的经营状况,以此为信用支撑,结合旅游商户经营者的个人征信情况,利用大数据风控平台,助力银行实现线上“秒批”旅游商户的信用贷款业务推进。

04

支付场景化大有可为

整体来看,要让数据产生价值,就要把握好数据信息的输入来源,进而基于生态链的内部规则,进行价值赋能及输出。通过“旅游信息生态链金融平台”的建设,围绕支付结算入口,构建起旅游全链路数字化经营体系。以支付数据为驱动,开展精细化营销与持续性经营,充分分析支付交易行为,节点环节上下游联动,上游节点确保质量,下游节点反哺上游节点;以预判为前提,提前预判游客支付消费预期;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平台生态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新范式,变成一种连接一切、无感无形、无时无处不在的场景服务新形态;以数据工具为手段,以洞察支付消费为目的,系统解决场景的支付需求,通过找准游客需求及消费促动“锚点”,实现“数据驱动”。通过支付场景化进行整合、融合、聚合、结合,“旅游信息生态链金融平台”建设让旅游更智能更便捷,让支付更亲民更便利、让金融服务更普惠更精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