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战功彪炳的四大野战军都是由什么部队发展而来的?

战功彪炳的四大野战军都是由什么部队发展而来的?

第一野战军:49年共34万多人,其中第1~8军16万人,以及华北那边支援过来的18、19兵团,还有相当数量的国军俘虏。

第一部分是1~7军,也就是抗战时期贺龙老总的120师部队,以及保卫延安的八路军留守兵团(萧劲光部),再往前追溯是红二方面军;

第二部分是华北支援一野的18、19兵团,前者是徐向前元帅在山西组建训练的地方武装,后者则是著名的杨罗耿兵团,此兵团是跟随聂荣臻元帅进入五台山、创建晋察冀根据地的115师一部,再往前算是红一方面军主力部队;

一野还有相当数量的国民党俘虏兵,因为西北地广人稀征兵困难,胡宗南又非常不经打,所以一野对俘虏兵的政策是随时补充随时用,有些连队一百多人,八十几个是俘虏兵。

一野还有国军起义队伍,后来被改编为22兵团,还有一个特殊的、由少数民族组成的第5军。

一野司令员彭德怀


第二野战军:49年共27万人,番号为10~19军。

第一部分是原385旅(太行军区)部队,后来扩编产生了10、11、12、15等几个军;

第二部分是原386旅(太岳军区)部队,扩编产生了13、14军;

第三部分是杨勇的冀鲁豫根据地,扩编产生了16军、17、18军;

以上队伍是129师扩编的,往前可以追溯到红一、红四两个方面军,其中四方面军是主要的。

二野还有一个19军,是由陕南地方部队和国军孔从洲起义部队混编而成的。

二野司令员刘伯承


第三野战军:49年共82万人,山头非常复杂,主要来源有三个

第一部分是原新四军部队,由陈毅、粟裕等人在江南地区积攒下的队伍组成,解放战争初期叫华中野战军,往前追溯就是没参加长征的南方红军游击队,其中有数个小“山头”,如傅秋涛的老一团、高敬亭的四支队等;

第二部分是原八路军山东部队的一部分,代表人物有王建安、许世友、宋时轮、陈世榘等,解放战争初期叫山东野战军,这个“山头”和华中野战军磨合了很久,许世友等几人一直对粟裕不太服气;

第三部分是八路军南下支援部队,黄克诚带领的115师一部南下,改编为新四军第3师,解放战争开始后又返回东北归建;

值得一提的是在湖北侏儒山地区创建的新四军第5师,他的来源最特殊——李先念从延安抗大挑选了几十个干部,并且与湖北的地方武装合并建立的,这一地区距离新四军活动的苏北、皖南地区比较远,所以这个队伍是个相对独立的“小山头”。

三野司令员粟裕


第四野战军:49年共150多万人,是四大野战军中人数最多、战斗力最强的队伍,成分来源也比较复杂

第一部分是原八路军115师一部,115师在抗战初期一分为三,主力留在山西,一部分去了山东,还有一部分去了晋察冀地区,而四野的主力部队是前两者,即留在山西和山东的115师部队(山东还有一部分兵力南下支援三野了),此外南下支援新四军的黄克诚第3师,也在45年以后归建,成为了四野的头等主力——39军(第二纵队)。这支队伍再往前追溯,是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

解放战争开始后,本来打算是让林总去中原、陈毅去东北的,林总的队伍已经走到河南了,突然接到电报要求他去东北,于是就诞生了著名的林罗刘第四野战军;

第二部分是原八路军冀热辽军区地方部队,即四野高层口中的“热河地方队伍”,主要代表人有邓华、黄永胜、刘道生、段苏权、詹才芳等,他们的队伍后来改编为四野的第7、8、9、10等纵队,番号靠后,这些队伍的前身是八路军冀中军区(吕正操部)、冀热察挺进军(萧克部)等。

热河地方武装战斗力不如老八路,所以林总在战争初期不太喜欢用他们,但邓华的7纵和黄永胜的8纵接连打了几个漂亮仗,一向沉默的林总点头说:你们终于有点主力队伍的样子了;

第三部分是原东北抗联队伍,名气最大,人数却最少,区区700多人,所以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力。

代表人物周保中没有授衔,几个支队司令后来都只是二级军区领导人,授予少将军衔的有王明贵、孙三、李荆璞等

四野政委罗荣桓

四大野战军指西北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东北野战军,也就是一,二三,四野战军。一野是留在西北也就是陕甘宁边区的部分部队经发展后成为西北野战军,司令员由原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担任,还有贺龙,习仲勋也是120师部队的老底子。二野战军是129师的老底子,司令员是刘伯承后来政委是邓小平。三野是新四军的老底子由山东野战军,苏北野战军等组成,领导人有陈毅,粟裕等人所以人们习惯的称之为陈粟大军。四野是大部分由115师发展起来的还有罗荣桓从山东野战军中带去的一部分,四野司令员林彪,政委罗荣桓,参谋长刘亚楼。这四大野战军是我军最优秀的 部队,在解放战争中百战百胜所向披靡成功的进行了著名的三大战役及辽沈,平京,淮海战役。而后百万雄狮过大江埋葬了蒋家王朝解放了全中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