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中融基金多位基金经理发送新年寄语,表示看好2023年市场上市公司

中融基金多位基金经理发送新年寄语,表示看好2023年市场上市公司

2022年在疫情、战争、美国加息、能源价格扰动等背景下,市场经历了大幅度波动。随着战争影响减弱,美国加息步入尾声,能源价格回落,疫情高峰渐去,国内托经济托地产政策也逐步实施,市场波动的影响因素减少,国内经济预期或将逐步回升。在此背景下,中融基金多位基金经理认为2023年或将迎来新转折。



中融基金金拓表示,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内资本市场在经历了注册制改革以及沪深港通深入推进之后正在逐步走向成熟。首先上市公司数量以及质量都得到了很大提升,海量的新上市公司为市场注入了强劲的新鲜血液;其次是投资者结构机构化趋势更加明显,市场不再简单地同涨同跌,更多机会在于景气度触发的结构性行情,成交额也迅速向绩优公司集中,市场定价能更好地反应基本面变化。在优质公司和长期资金持续加入的背景下,我们坚定地看好A股市场的未来表现。

2023年,大转向的疫情防控政策,北上广深和全国大部分一二线城市的第一波感染高峰可能已经度过,诚然我们很可能还将面临多轮感染冲击,但走出疫情管控后的十四亿勤劳中国民众,其加速恢复正常社会生活的过程,必将带来巨大的经济发展动力,也将激发社会体系中的各种潜能和机会。

当然2023年依然面临挑战,国内经济弱修复+世界经济增速的进一步下滑,波诡云谲的国际秩序以及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刻变革,中国经济面临的三重压力(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仍在加大而不是减小。幸而中央经济会议已经把23年的经济建设放在重中之重,而当务之急就是提振市场信心。

中融基金陈薪羽表示,展望2023年,看好疫情后消费和医疗服务的修复、地产链中的消费建材、以内需为主的高端制造业(进口替代)、前期充分调整后“新半军”中个别(储能电动车半导体军工)业绩能兑现,景气能持续标的,以及煤炭价格前低后高,焦煤紧随经济修复的行情。未来成本或可降低的纸浆、全球经济下行下的黄金以及港股的投资机会也值得关注。

2023已来,中融基金正值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刻,未来会继续脚踏实地、精耕细作,持续加强投资管理能力、风险控制能力、产品创设能力、客户服务能力等各项专业能力的建设,力争为投资者朋友们带来长期稳定的业绩回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