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徐文荣:靠挑粪赚第一桶金,筹资300亿复建圆明园,现今已完工6年谢晋横店集团陈凯歌

徐文荣:靠挑粪赚第一桶金,筹资300亿复建圆明园,现今已完工6年谢晋横店集团陈凯歌

2006年,年过7旬的前横店集团董事长、全国劳模徐文荣。

在5月份召开新闻发布会时,正式宣布:要1:1等比复制圆明园,并命名为“圆明新园”

一时之间社会各界哗然一片,很多人看不懂这位本该安享晚年的老人是要做什么。

对徐文荣有一定了解的人知道他是横店集团创始人。

而只有当地人才知道,横店人的生活能在2005年就全面达到小康水平,徐文荣功不可没。

他是横店本地人心中最敬仰之人,但如今年逾古稀的他要等比复制圆明园又是个什么操作。


徐文荣

可不要是老糊涂了,万一来个晚节不保可怎么是好?

世人只知其一却不知其二,徐文荣没有老糊涂。

这位老人的一生都在为了当地人能吃饱饭而努力着。

又怎会因为年纪大了,在自己奉为人生信条的事情上拎不清呢?


徐文荣

为口饱饭,带人上海收糞

上世纪60年代,中国经历了惨痛的三年自然灾害,那时全国人民都吃不饱。

在农村,有人饿得去啃树皮,实在没有树皮啃了就刨“观音土”吃。

那是一种类似于陶土的高岭土,名字很好听,可却没有那么的慈悲。

那玩意吃过后让人有饱腹感,可是却拉不出。

有老人说,吃过的人最后是被活活憋死的。

在那个三年被饿死的、被憋死的人不在少数。

徐文荣出生于1935年,是浙江东阳横店人,三年自然灾害的第一年,徐文荣刚好25岁。

他在前一年便因工作优秀,态度积极被推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此时也是他被委派至横店担任人民公社党委办公室副主任的第一年。


徐文荣

而十年前,他还是一个十几岁并且没有什么文化的娃娃。

因为父亲是小商贩,在家有空就教他打算盘,而少年徐文荣却学得青出于蓝。

后来村里办夜校需要人手教人算术、打算盘时,这项技能便让他成为了村里夜校的老师。

又因自己识字太少,年纪不大的他闹过一些笑话。

便开始奋发图强的从报纸上学习识字,解决了自己识字不多的问题。

在18岁那年曾有人推荐徐文荣去当教师,他自觉文化底子浅薄,便没有去。

但因为算盘打得好又识字,机缘巧合的在横店成立供销社时,成为了供销社的营业员。

先是卖杂货,后又被调到肥料部去卖肥料。

正因有销售肥料这段经历,使徐文荣对于各类农作物所需的肥料了如指掌。

为后来他带人收“糞”的这一出算是埋下了伏笔。


徐文荣

徐文荣在横店供销社勤勤恳恳的干了三年后,因为工作表现好。

被调到了东阳县委办,接下来的几年,他就如那戏文里唱的一般:仕途一路青云直上,步步高升。

而徐文荣却一路打着申请报告要回村种地,原因在于他亲眼见着很多人吃不饱。

特别是在那场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徐文荣晚年时曾自述:

“三年自害灾害期间,我亲眼看到很多人饿得吃稻草、稻根,吃下去还要去劳动。

我跟区委书记说,村民们都吃不饱,我要回家种地去。”

但书记却把他派到省团校去学习了三个月,三个月后徐文荣听说有很多年轻干部下放农村了。

他赶紧打报告要回家,这次终于如愿以偿。


徐文荣

回村后,徐文荣脑子里每天就一件事情,盘算着怎样才能让村里人吃饱?

可当时三年自然灾害刚过,粮食精贵啊,这么个一穷二白的小村落是没那能力去买粮食的。

加上他所在村子辖内的大部分土地都很贫瘠,种不出粮食。

而集体所有制,是靠工分挣粮食的,家里有劳动力的会饿不死但也吃不饱。

如果没有足够的劳动力,就更惨了,要怎样才能让村民们都吃得饱?

后来这个问题还真被徐文荣给想通了,逻辑是:粮食精贵是因为产量小。

产量小是因为土地不肥,土地不肥可以用肥料,可肥料也很紧俏。

有什么肥料是不要钱的?别说,还真有,他可是卖过几年肥料的专家。

所以徐文荣知道有种不要钱的肥料,并且比任何化肥都有效。


70年代轻纺业兴起

那就是马桶砂,马桶圈上积存下来的那一圈结晶体,是一种天然肥料。

只是收集会有些难,但若是跟别人说是免费帮他清理马桶呢?

(60年代初期没有现在的马桶清洁液,马桶里的结晶体是很难清理的)。

徐文荣在想通了一层后,就层层都通透了,说干就干。

由于他有多年的肥料销售经验,很轻易的先找到了需要这种肥料的公社。

并谈好了以肥料换粮食,然后他选定了上海这座大城市作为收集对象。

最后在跟几个相熟的村民说完这件事情后,便带着他们来到上海。

开始了他们免费帮人清理马桶的工作,徐文荣也身先士卒,带头先干。

在大家的努力下,他们用收集到的1500斤马桶砂换了1000斤粮食回来。


圆明新园

徐文荣将这1000斤粮食高价卖出,净赚了1200元人民币。

当时在他的村子里每户的年均收入大概是25元左右,这1200元就是一笔巨款。

徐文荣在回村的路上与同行的村民将这笔钱分了。

挣到钱这件事让大家已然忘了这段时间没日没夜的辛苦了。

对徐文荣也非常感激,没有他,自己一辈子可能都看不到这么多钱。

这些村民也是后来最支持徐文荣折腾的。


圆明新园

致富之路,兴办缫丝厂

徐文荣将成功的果实带回村子后,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

村民都推举他来担任支部书记一职,希望跟着他走能吃口饱饭。

徐文荣看到村民们期待的眼神,放下了一句承诺:“我一定会让你们吃饱的”。

他此时正磨刀霍霍,准备带着大家大干一场。

可在三年自然灾害的巨大影响下,自1963年到1970年之间。

无论是谁,日子都不太好过,徐文荣也就放弃了之前的想法,和村里人一起专心务农挣工分。

一直到1970年,有指示说:要“抓改革,促生产”。

在各地恢复党组织后,村民们个个首当其冲的推举徐文荣来当村里的大队支部书记。


缫丝厂

徐文荣觉得这是老百姓们在拥护他,虽然受到过一些打击,自己这一次却没有推辞的理由。

他带着大家学习农业技术,由于可种粮食的地太少。

徐文荣想方设法的用提高粮食产量来弥补不足,用了一年的时间。

将粮食亩产从700斤提高到1500斤。

随着政策的开放,徐文荣抓住机会,带着村民办厂,养蚕、开农具厂、办五金厂等等。

硬是将社员的分红从原来的每工分两三毛钱,提升到每工分七八毛钱。

村民们高兴了,徐文荣又向大家保证:“咱们再努力一年,除了能吃饱饭,饭后咱再来个水果”。

村民们开怀大笑:“这是神仙的生活啊”。

正当徐文荣满腔热血的带领大家一步步走向富裕的时候,在1974年底,公社让他去办丝厂。

他原本不想去,现在还没达到自己的目标呢,村民的生活刚刚好起来。

最后他还是去了,这个厂子办起来很难,虽然是公家的厂子却是一分钱不给。


秦王宫拍摄基地

把徐文荣扔那里就不管了,他也能理解,那个时候难啊。

徐文荣可不是个混吃等死的性子,他去请师傅来给大家做培训。

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打通内销、外销渠道,提高丝厂效益。

并不断的将丝厂规模扩大,增加了农村本地的就业岗位。

别人还在感叹他是否时运不济时,徐文荣已经如游龙入海,风生水起了。

第一年净利润6.7万元,第二年15万元,第三年35万元,接着每年翻番。

由于徐文荣在最初办厂时,便给厂子做了制度改革。

且前期他独自一人用了8个月的时间办完了所有的合法手续。

最终,在厂子连番赢利时,最大的受益人是为之付出辛劳的全厂所有职工。

而徐文荣分文不取,让这些出身于农村的职工们均感念徐文荣当年的先见之明。

但是徐文荣的先见之明可不止这一点。

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徐文荣和他的管理团队看到了轻纺业有下滑趋势。

便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开始做磁性材料。

提前开始走将传统工业向高科技企业转变的道路。

赚了钱后,徐文荣开始带着大家修路造桥,建好基础设施,便利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农村就地变城市,影视奇迹

在徐文荣的带领下,厂子越办越多,后来成立了横店集团。

1988年的时候,曾有领导建议徐文荣将集团改制成股份制。

在当时,不改制就意味着做不大,他婉拒了。

因为改制后他私人可持10%的集团股份,公有即变成了私有。

而徐文荣认为所有人富才是真的富,所以集体资产必有要有。


圆有新园夜景

最后领导问他:“这是个什么模式呢”?

徐文荣想来想去,得到了一个有着“四共”宗旨,即共创、共有、共富、共享的社团经济模式。

他说:“横店集团是社团成员共同所有,不能个人占有”。

1993年横店集团的身价已经有几个亿时,又有人建议他改制。

他还是坚持着他的社团经济论。

1994年徐文荣带领集团成员让集团身价突破了10亿元人民币,这些钱都属于社团成员共有。

而徐文荣每个月只领着他那份作为集团董事长的工资,直到他66岁退休。

徐文荣为横店人民特别舍得花钱,缺水,他投资自来水公司,污水处理厂。

缺电,他将投资分红给供电局,就为让他们来建个变电站,实现家家都通电。

为了通电话也是我给投资分红,你来建程控电话机房。


徐文荣与设计师讨论“广州城”建设图纸

后又觉得横店人缺乏娱乐活动,便带人在横店建了体育场、电影院等。

将本来是农村的横店焕然一新,与此同时,徐文荣带着集团将生意越做越大,钱也越来越多。

1994年徐文荣到香港考察回来后,又开始琢磨怎样才能让横店人生活的更好。

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要让人民在劳动中赚取更多属于自己的钱”。

他便负责来创造这些赚钱的机会,看到香港的旅游业那么发达。

徐文荣便开始有意识的搞文旅项目,那时的横店的土地面积是有限的,青山绿水更是没有。

只有那“四荒地”荒山、荒沟、荒丘和荒滩尚未利用,不出粮食又无人居住且面积巨大。

徐文荣在琢磨了一阵后,便决定炸山造景。

“四荒地”不出粮食,放着也没用,不如重造后搞旅游业。

刚过上好日子的横店人觉得徐文荣有些过于折腾。

1996年著名导演谢晋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当时人们的看法。

谢晋为了寻找适合拍摄电影《鸦片战争》的场景,巡游多地无果。


圆明新园图

听说横店搞上了旅游修建,就过来看看有没有合适的。

来之后看着那不伦不类的初期效果,差点扭头就走,是徐文荣提前得知消息后派人做了拦截。

后亲自与谢晋长谈了许久,大家看到的结果就是在谢晋走后。

徐文荣开始了150座建筑的同时动工,花了四个多月。

一座总面积6万平方米的“19世纪南粤广州城”赫然入目。

谢晋再次来查看拍摄场地时震惊了,原以为才四个多月就建成的东西。

质量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些问题,不想徐文荣为了满足《鸦片战争》的拍摄需求。

不知从哪里找来了很多具有年代感的青瓦砖石。


马云与徐文荣

各个建筑从里到外均非常符合谢晋所强调的要求,很多地方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这一切均是徐文荣为了留住谢晋,留住《鸦片战争》,派人拦截时,只有徐文荣自己明白。

谢晋的到来会给横店的文旅之路起码缩短了近20年的发展路程。

《鸦片战争》的成功拍摄与超高票房,让横店几乎在一夜之间火遍全国。

紧接着导演陈凯歌拿着《荆珂刺秦王》的剧本慕名到访。

徐文荣仅用了8个月完成了总面积11万平方米的秦王宫拍摄基地的建设。

自此,徐文荣奠定了用影视文化带动横店全经济产业链条发展的基础

后又开发修建了影视拍摄基地的相关配套设施。

率先建出全国唯一的配套最完善的高科摄影棚。

紧接着又复制了南宋朝廷、布达拉宫、香港街、清明上河图、和平饭店等几十座拍摄基地。

这些基地全部建在了“四荒地”上。


圆明新园

为了丰富这些影视基地的文化内涵和提升本地人的文化素养,徐文荣通过与集团商议。

斥巨资购回了5万多件古董文玩,无偿放在了拍摄基地供人免费观赏。

并在2008年成立了横店古玩艺术品集散中心,首创了“平价拍卖”这一古玩交易形式。

旨在让每一个家庭都能拥有古玩艺术品,丰富普通家庭的文化素养。

随着到横店拍摄影视剧的剧组和热爱古玩的人群以及“横漂”们越来越多。

当地人民在此基础上用勤劳的双手为自己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

在2005年当地人民便已经全面进入了小康水平,徐文荣又一阶段性目标宣告完成。

2006年5月份,已经退休,时年71岁的徐文荣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

“要1:1等比复制圆明园,他称为“圆明新园”,由圆明、长春、万春三园组成。

总占地面积约7000亩”。这一次又是一片质疑与哗然。


陈凯歌

历史总是如此的相似,人们的反应跟当初他宣布要搞影视业时如出一辙。

这一次确实也遇到了一些阻碍,在徐文荣召开新闻发布会后,圆明新园一直未能启动。

而是时隔九年后的2015年,圆明新园才得以启动建设。

徐文荣每一次搞事情,都一定会有其必搞的原因,而这一次又是为了什么?

据徐文荣自述:“人民的生活富裕起来了,文化生活也得丰富起来,文化生活丰富了。

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也就提高了。农民永远幸福就不是梦”。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徐文荣提出的“新三农”后,便不难理解这句话了。

那便是:农业永远稳定、农村永远美丽、农民永远幸福。

农业永远稳定他做到了,横店经过徐文荣50多年一系列出人意料的前瞻性与执行力。

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让横店成为了一座以第三产业(影视业、配套服务业)带动

第一二产业(高科农业、工业)的全链条发展的农村城市。


徐文荣

一个异于全国的现象是,横店人过着城市人的生活,享受着高福利,但还是农村户口。

农村永远美丽他也做到了,通过造城、开荒造景,横店从一个只有39个行政村、2.4万人口。

面积仅为39.7平方公里的穷乡僻壤,变成了如今122个行政村、20多万人口。

镇域面积121平方公里的城市型新农村。

农民永远幸福他也做了一大半了。

早在2017年,横店人的人均年收入从1975年的75元增长到6.5万元,这是他要的人民富裕起来。

文化丰富起来呢?如果说成立平价拍卖古玩的集散中心是徐文荣对于文化的小试牛刀。

而圆明新园不仅是这条丰富文化道路上的一道靓丽风景,也是徐文荣最大的文化梦想。

在2020年,圆明新园的建设在历时5年后,已复建了北京圆明园84%的建筑景观。

实际占地7000余亩,实际投资达300亿元。


圆明园遗址

2022年9月,已经87岁的徐文荣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自己的目标还没有实现。

这位一生都在为农民服务的共产党员,即使在如此高龄依然坚定的为着一生的信仰而努力。

在他心中早已全然没有自己,而是将自己融入到万千人民当中。

从一个承诺到下一个承诺,再到下下个承诺,乃至下下下个承诺,仿佛永无止境般。

也许就算到达生命的终点,也无穷境吧。

即使到了那一天,他的富民思想也将永远流传,后人也将悉数传承。

徐文荣用了半个世纪的努力,才向世人展示出了他较为满意的阶段性成果。

而全面富民这条路在目前看起来或许颇显任重道远。

但相信每一个优秀的共产党人都如徐文荣这位老党员般,将富民之路视为毕生宏愿。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您的认可是我们继续创作的不竭动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