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古代进京赶考的考生,随身携带盘缠,为何山贼不抢劫他们?

古代进京赶考的考生,随身携带盘缠,为何山贼不抢劫他们?

山贼如果打劫进京赶考的书生,等于是老虎屁股上蹭痒,阎王爷跟前打喷嚏,太岁头上动土,不想活了。

准确地说,不是谁都能获得进京赶考资格,只有举人才可以;进京赶考的书生不是普通知识分子,是皇帝的宝贵资源。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举人是层层选拔出来的,类似于今天的县高考状元。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成为举人要历经千辛万苦,过关斩将。

为皇帝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叫科举制,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持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二十世纪初,清朝快要灭亡的时候才退出历史舞台。

科考是古人进取的主要途径,是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但不是谁都可以参加科考。

首先是在县里举行的“童试”,即模拟考试中拔得头筹,才能取得参加科举考试的准考证。

但是要想取得准考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过县试、府试、院试三道关。

童试的第一阶段在县里举行,所以也叫县试;通过三到五场县试之后,才可以参加府试,再通过三场考试,才算过关,获得童生称号。

接下来你就可以参加在省城举行的院试,离举人越来越近,但难度非常大。

因为参加举人角逐的,都是全省各地的佼佼者。

最叫人头疼的是,古代考试没有年龄限制,白发苍苍的老头子也可以参加考试,这样的话,面临的对手非常强大,想考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通过院试之后,你就获得了秀才的称号,离举人只有一步之遥。

想成为举人,还要参加“乡试”,考过的人,才有资格被称为举人。

参加乡试之前,秀才们还要进行一次选拔赛,不是成为秀才就直接可以参加乡试的。

乡试不是像我们今天的高考一样,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而是每三年才举行一次。

乡试正常情况下是在省会城市举行,但也有例外。

比如贵州当时没有考点,有很长时间是在云南举行;所以贵州的秀才需要跋山涉水,到云南会考。

贵州人不愿意跟云南人混在一起考试,后来自己也开设了考点,不再千里迢迢到云南去。

在乡试中脱颖而出,就等于踏进官场,成为举人老爷了。

获得举人的考生,即使不进京赶考,也拥有了做官的资格。

也就是说,举人已经是一个候补官员,也算是“官老爷”了。

我们说了,举人是通过了童试、院试,层层选拔出的人才,一般来说举人名额很少,少得可怜。

以明朝洪武时期为例,全国举人的名额为470人;其中直隶(今南京)100人,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北平、福建、江西、浙江、湖广等省各40人,广东、广西各25人。

到了清朝,举人名额增加两倍,乾隆年间,直隶 江南 浙江 江西 湖广 福建 山东 河南 山西 广东 陕甘 四川 广西 云南 贵州各省共有举人名额1054名。江南省最多,114个名额;直隶省其次,102名;广西、云南、贵州省最少,三省一共有139个名额。

乍一看,清朝中举很容易,因为名额多了。

但是我们别忘了,录取率其实没有提高多少;因为在明朝初期,全国人口只有不6000万左右;到了清乾隆时期,人口急剧增长,人口达到3亿左右。

人口比明初增加了6倍,举人名额只增加了2倍,录取率显然降低了。

不管怎么说,考举人非常难,难于上青天。

以晚清1902年湖南贡院那场考核为例,一共有8000名秀才参加考试,录取了40名举人,每200个秀才才有1人脱颖而出。

这也难怪在范进中举之后,别人恭维说能考上进士的范老爷是“文曲星下凡”。

成为举人后,就有资格被任命为地方官员,进入统治阶层,成为治理天下,治国安邦的成员之一。

但是大多数学子不满足于当一个举人,他们还要进京赶考,去参加由全国统一组织的“会试”,向更高的目标发起冲击,获得进士甚至状元、榜眼、探花称号,成为天子门生。

会试正常情况下是在一般在天子脚下的京城举行,全国各地的举人想要参加会试,或者说会试通过之后的殿试就一定要前往京城,这也就是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进京赶考”。

会试属于中央考试,不管是在考官规模上还是阵容上,都要比乡试要大得多,同样,其难度也会高得多。

对于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举人来说,参加会试的舟车劳顿是一件很辛苦的事,

因为古代没有四通八达的公路,更没有飞机和火车,交通太不发达,进京赶考的书生大多数身距离京城距离遥远,近则千里,远则万里要走很远的路。

他们需要提前上路,短则十天半月,长则一个月之前就要上路。

在路上要遇到艰难险阻,经历很多困难。

最可怕的是,有的考生还要经过野兽出没的地方,随时有生命危险。

野兽的袭击可以避开,可以绕路,当时还有一关是绕不过去的,那就是强盗的打劫。

在古代,没有电话、没有监控,没有四通八达的公路和天堑变通途的长江、黄河大桥,也没有时刻值守的人民卫士警察,捕头也少得可怜治安状况非常差。

所以盗贼和土匪遍地都是,几乎全覆盖,除了京城,全国任何一个地方,几乎都有土匪占山为王,占林为寇,打劫过往客商,连低收入人群都不放过。

只要有几两碎银,他们就会毫不留情据为己有,甚至谋财害命。

但是在历史上,真正遇到打劫的举人的事情却少之又少,鲜有发生。

举人是皇帝选拔的人才,动他们等于冒犯了皇权。很多举人都是书呆子,既高傲又死板,遇到抢劫不会轻易就范;这样的话,很容易出人命。

一旦这样,跟杀朝廷命官性质差不多;对劫杀举人的,朝廷肯定非常重视,“虽远必诛”。

强盗都是人精,智商不差,也要讲究成本;小商小贩和土豪有的是,每天都可以遇到,乡试三年才一次,犯不上为这一次买卖而被全国通缉,成本太高了。

举人脸上又没有写字,长得跟普通人没有区别,强盗怎么识别出来?

答案是公务用车,简称公车。

早在汉代的时候,就有了公务车,其用途除了让官员乘坐,还有一个用途就是为进京赶考的举人服务,专门接送他们的。

既然是公车,自然跟普通的“私家车”外观不同,配置也是豪华版的,虽然没有牌照,但还是很好区别的。

说到这里,肯定会有人提出异议,公车不是专门接送上书的学子的吗?所以才会有“公车上书”一说;而公车接送举人进京赶考,依据何在?

百科上对公车的解释是:“公车是最早出现的只为去京应试的举人服务的皇家公车。早在汉代,便有了以公家车马送应试举人赴京的传统。”

一旦到了考试的时候,那些举人可以到官府领取朝廷的补贴,根据路程远近,领取补助费。

籍贯河北的,可以领到5两银子;家住安徽的,可以领到10两;湖广四川的,可以领到20两;云贵广西的,可以领到30到40两银子。

与此同时,举人们还会在官府那里领到一个身份证明,这个证明就是官府特制的还“火牌”,考生只要出示这个火牌,可以在家乡附近的驿站,领到一辆马车即公车。

乘坐这辆马车,可以到下一个驿站免费食宿,享受地方官员的待遇。

不仅如此,举人乘坐的公车上,还插了一面迎风招展的黄色旗帜,上面赫然写着“礼部会试”四个大字。

黄色是皇帝专用的颜色,这面黄色旗帜就是身份证,即使是沿途的关卡守卫看到之后也毕恭毕敬,更别说土匪了。

那些强盗老远看见就浑身筛糠,避之犹恐不及,还敢招惹?

真要狭路相逢,他们也是毕恭毕敬,不敢冒犯,甚至还会好好招待,送上一程。

古代土匪不抢举人除了畏惧和抢劫成本,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职业道德。

常言说盗亦有道,强盗也有底线;古代中国的土匪,讲的是江湖道义,他们也有职业操守,有潜规则,不是什么人都去抢。

概括来说,他们有五不抢:一不抢孤儿寡母,二不抢和尚道士,三不抢清官还乡,四不抢孝子奔丧,五不抢赶考学子。

一旦违规,这些强盗在江湖上就难以立足,被同行鄙视和挤兑。

所以说,只要不是兵荒马乱,古代的举人在进京赶考的路上大多是比较安全的,只要那些强盗不是脑子进水,他们是不会轻易对举人下手的。

明清两朝的科举考试,分为五级。

最低一级叫“童试”,在县、府考试

先在县里考,考过了,然后再去府里考。

两次考试都能通过的人,称为“童生”。

由于童生并不属于读书人范畴。

所以童生在明清两朝是没有任何特权的。也就是说,不属于“士大夫”阶级。

比“童试”高一级叫“府试”,在府、州考试

考试通过的人,称为“生员”,通称“秀才”。

由于秀才是有特权的。

比如秀才可以见官不必下跪;

秀才犯法,地方官须先报省里的学政,待革去功名后,才能处理。而且不得像对一般百姓一样,用刑具伺候;

秀才可以享受免丁粮(免役税)、食廪(国家供给衣食)等待遇。

所以明清两朝,一个人只要考取了秀才,就算是脱离平民阶层,属于士大夫阶级了。

当然,秀才只是士大夫的最低一级。虽然有些特权,但待遇一般。生活水平比起普通老百姓也强不了多少。

很多秀才,终其一生,活得也很苦逼。

古代所谓的“穷秀才”,就是因此而来。

比“府试”再高一级的叫“乡试”。在省城考

考试通过的人,称为“举人”。

由于乡试是三年一考,要连考三场。且具体的录取名额由中央规定(每次考试,全国录取总额为一千两百人上下。相当于平均一年录四百人),各省按本省人口的多少,分别录数十名到一百数十名不等。

比如贵州的乡试,一次才录三十人。相当于平均一年才录十个人。

所以,举人功名极其的难考。

很多小县,十几年都出不了一个举人。

绝大部分秀才一辈子都考不上举人。而一旦考上了,那就彻底脱离平民阶层。属于真正意义的士大夫阶级了。

举人具体的待遇,可以参考“范进中举”。

经济特权是必须有的。

政治特权方面,除了可以享受秀才的所有待遇外,还能出仕做官。只是很难做大官。

不过网上流传的说法,举人只能出任八九品末流小官,也不准确。

参考曲阜师范大学的一篇论文:明清两朝的山东知县,多为举人出身。比例将近50%

从统计上看,举人出任县令,并不稀奇。特别是偏远小县,举人任县令是常态。(上图中的监生也相当于是举人)

其实稍微想想也能明白。殿试三年一次,一次录取三四百人,平均一年才录一百多。朝廷哪有那么多的进士往基层派?

进士出任知县,性质应该就相当于现在的高材生下基层历练。不会待很久,一般都能马上升上去。

一个秀才考取举人后,下一步就该要进京参加朝廷举办的“会试”了。

会试和乡试一样,也是三年一考。

考中者,被称为“贡士”。有资格参加最后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

会试落榜者,也不是都回家等三年再考。

因为明清的会试,除了正榜外,一般还有个副榜。录入副榜的人,虽仍是举人,但可以被授予学校教官或其他较低级的官职。也就是前面说的授予知县职务。任期结束后,再备战下次会试。

最后的殿试就不用多介绍了。

明清殿试只考一场,贡士一律不黜落,殿试只排定贡士名次。

状元、榜眼、探花为前三名,称为一甲,赐进士及第;

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

三甲又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根据名次的不同,进士们最后能做到的职位也不尽相同。

名次高的,往往能入阁。身居宰执之位,成为皇帝心腹。

名次低的,就只能熬了。

当然,即便是三甲出身,混一辈子,也能熬个三四品再退休。

这就是进士与举人的不同。虽然大家都是正途出身,但天花板不一样。

回到这个问题来说。

明清两朝,进京赶考的人,都是举人。只有举人才有资格进京参加会试和殿试。秀才可没这资格。

而前面也说了,举人在地方上是可以担任七品县令的。属于标准士人阶级。

搁今天,就是县处级干部。朝廷怎么可能不保护进京赶考的举人呢?

按照清朝的规矩,举人进京赶考,朝廷都会按路程的远近,发放路费补贴。

像山东、山西等靠近京城的省份,朝廷会发五至十两的路补。

像云南、贵州、广东等偏远省份,朝廷会发二三十两的路补。

别小瞧这笔路费,据《红楼梦》记载,清朝中期二十两银子,差不多是中产之家几口人一年的收入了。

这笔路费,直接找当地布政使领取。举人领取银子的同时,还可以找衙门领取“火牌”。

举人凭借这种火牌,可以在沿路任何一个驿站领取马车一驾。马车上会插一面写着“礼部会试”或“奉旨会试”的黄旗。

这种马车,在当时叫“公车”。

举人坐着“公车”,沿途一路都有特权。比如沿途的商旅马车要主动避让。还比如可以免于被沿途的关卡守卫搜查。

值得一提的是。

正因为举人坐公车有种种特权,所以古代有不少举人会趁机干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比如光绪二十九年会试,云南新平一叫马太元的举人就坐公车走私鸦片。沿途官兵因为不能搜查,他就走一路卖一路。最后他有没有高中进士,不得而知。但这一路下来可没少赚。据他自己的记载“至辰州,登岸售鸦片二百,每百价三十五两,抵常德又售鸦片二百五十两,价每百三十三两”。

这一路下来,可发了大财。

想想看,举人赶考有朝廷做背书。一般的土匪哪敢抢劫?

土匪是没长眼睛,看不到举人公车上代表皇权的黄色旗?

还是嫌命长,不怕被官府追剿?

当然,在偏僻人稀之地,土匪抢劫赶考举子的事件,也不能说完全没有。

但这种事情真的很少发生。

抢劫嘛,混口饭吃,犯不着为了几十两银子得罪朝廷,把命也搭进去。

举人不能抢,抢劫参加乡试的秀才,又不怎么划算。

穷秀才能有多少银子?

收益少,风险还大。与其如此,真不如抢劫商队来的划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