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智媒周刊丨国资国企:以改革之力挺起中国经济的脊梁国有企业中央企业

智媒周刊丨国资国企:以改革之力挺起中国经济的脊梁国有企业中央企业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张一鸣

岁末年初,国资国企改革波涛涌动。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合并中国中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列入国资委监管、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与国家电投煤电项目实施专业化整合、中国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划转海南省国资委、国家电网旗下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重组进入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改革未曾停歇,翻开中国现代史,国资国企改革书写着经济浪潮中波澜壮阔的一笔。国资国企一直走在改革的路上,每一次变化都与国民经济的脉动同频共振,更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向上的“定盘针”。

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这对国资国企的“压舱石”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时移世易,改革不变。唯有不懈改革,方能推动中国经济的巨轮滚滚向前。

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国资国企实现了“三个明显预期”: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国资监管体制取得明显成效;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提高国有企业活力效率取得明显成效。央企全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39.4万亿元、利润总额2.55万亿元,同比增长8.3%和5.5%。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根据形势变化,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效,力争取得更好业绩,增大国资央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分量。

国务院国资委已进一步完善优化了中央企业经营指标体系,提出“一利五率”经营指标和“一增一稳四提升”总体目标,引导企业突出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扎实推进提质增效稳增长。

在2023年1月5日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张玉卓阐述了新一轮深化国企改革的主要思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更大力度打造现代新国企;积极稳妥分层分类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国企民企协同发展;进一步深化分类改革,更好发挥中央企业核心功能等;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全面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他表示,国资央企要在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上勇挑大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多作贡献。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持续深度关注国资国企改革,对话企业管理层,寻找典型案例,邀请专家深度剖析,多视角、多层次、立体化记录和书写国资国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实践之路。

五位央企董事长话改革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戴厚良:

开创改革攻坚新局面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始终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努力建设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企业。

2022年,我们稳中求进,顶压前行,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坚持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开放、依法合规治企、全面从严治党“兴企方略”,实施专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精益化管理、一体化统筹“治企准则”,扎实推进人才强企、提质增效、低成本发展、文化引领“四大战略举措”,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建设基业长青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基础更加牢固。

新时代新征程。2023年,中国石油要把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转化为公司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要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深化改革实践,推动实现新突破。

新的一年,中国石油要在改革攻坚上开创新局面。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石油天然气市场体系改革的新部署和新要求,要在组织体系优化提升上实现新突破,在建立健全市场化机制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在精准考核激励约束上突破深化,在未上市托管企业改革上取得重要进展,加快与世界一流企业相适应的体制构建和市场化机制建设。

中国石油将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围绕“供给高效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总要求,持续优化完善公司治理的结构、组织、运行、制度、监督、党建“六大体系”,加快建设“数智中国石油”,推动数字技术为管理赋能,加快打造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企业。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马永生:

深化改革“形神共塑”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注入强大动力

自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启动以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纵深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各项改革走深走实、“形神兼备”,公司的活力、动力、抗风险能力持续增强,更加坚定扛牢央企职责使命。

中国石化将改革方案和台账分解细化成7个方面28项重点改革工作80条具体任务498项具体措施,其中28项任务已全部落实到位。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更加成熟。建成规范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机制,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子企业董事会建设。

科技创新体系充满活力。对外,与清华大学等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对内,提升直属研究院研究经费占比,提高基础研究项目奖金比例,试点实施“揭榜挂帅”机制,探索成立孵化器公司,中国石化专利质量综合评价持续排名央企第一。

市场化经营机制更加健全。三项制度改革纵深推进,着力推进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用工持续优化、效率有效提升。

产业结构布局更趋合理。“一基”不断夯实,2021年境内油气储量替代率达154%,天然气产量比上年增长11.9%;高附加值化工产品产量持续提升;“三新”业务稳步布局,建成9个供氢中心;布局润滑油添加剂、聚乳酸可降解材料等产业链;创新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试点,设立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易派客、易捷、石化e贸”等平台竞相发展。

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付刚峰:

担当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使命责任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国投力量

党的二十大重大战略部署为国有企业赋予新使命、提出新任务。作为中国最早设立的综合性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投”)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努力发挥引领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升级、优化布局结构、促进科技创新的功能和作用,履行好新时代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使命责任。

国投将努力提升世界一流资本投资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是坚持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立足自身优势和现有业务,优化调整战略规划,推动战略聚焦;坚持“有限相关多元”,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持续推进结构调整,动态优化资源配置,集中资源做强做优主业;强化投后赋能,在资源整合、产业协同、降本增效、研发攻关、规范管理等多维度打造集团竞争优势,在行业细分领域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有核心技术、有市场影响力的一流企业。

二是激发科技创新动力源泉。国投着力构建具有国投特色、符合国投实际的科技创新工作体制机制,实施分红、奖励、持股等制度,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创造的活力和动力;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端人才,推动科技型企业加强技术研发与合作,努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推动各级企业用好数字化手段,重塑管理和运营方式,提升管理质量和效率。

三是用好深化改革“关键一招”。国投以正式转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为新起点,不断探索具有国投特色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管控模式,着力提升专业化、精细化管理能力;进一步深化三项制度改革,严格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完善国有相对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差异化管理,自上而下带动各级企业激发活力、动力;统筹落实好世界一流各项专项行动,以更高标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资本投资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碧新:

当好国有资本运营“国家队”谱写新时代新征程新篇章

2022年12月22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诚通”)由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转入持续深化改革阶段。这标志着经过六年多的改革试点,中国诚通正式成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

下一步,中国诚通要把握运营公司职责定位,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以实际行动和更加优异的成绩,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谱写新篇章。

一是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中当好资本运营“国家队”。党的二十大对国资央企寄予了更高期望,赋予了其更重要的历史使命。中国诚通要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旗帜鲜明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在深学笃行中打牢“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要提高政治站位,当好对党绝对忠诚的资本运营“国家队”,坚定不移打造服务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的“改革工具箱”,引导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持续提升国有资本运营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聚焦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重大部署,坚持高目标引领,进一步壮大资本实力、提升资本回报,在服务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国有资本配置中形成领军能力。要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锻造“改革工具箱”看家本领,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世界一流企业。要完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管资本管人管党建”的党建模式,深化“三融一化”党建工程,用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成果检验党组织的战斗力。

三是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彰显独特作用。聚焦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的“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重要部署,充分发挥“改革工具箱”的作用,高水平发挥基金引领作用、高起点推进股权管理实践、高质量开展特色金融服务、高标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国资委履行国家战略使命、引导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的“好帮手”。

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贾世瑞:

勇闯发展新路 加快开创集团高质量增长新伟业

2022年,我们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决不另起炉灶、另搞一套,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做好自己的事情,以坚定推动改革落地见效、扎实开展“经营合规管理年”专项行动、创新开展“三我”主题活动、“三条主线”统揽各方面工作。

2022年,我们努力解决产业、科技和人才基础薄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缓慢,改革成效还未充分释放带来的极限挑战,坚定推动改革落地见效,实现了“软着陆”后的强势反弹。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圆满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各项任务,全年经营指标跑赢经济大盘。

2022年,我们结构性调整基本到位,抗风险能力得到加强,三级管控更加清晰;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退出盘活机制更加完善;深化“三项制度改革”,企业活力动力明显增强。集团公司形成主业归核、资源归集、产业归类的“531”产业布局。

2022年,我们重塑研发体系,建立了以集团为战略主导、二级公司研究院及直辖实体专业院所主抓共性技术研究及应用、三级企业主抓工艺研究的三级研发体系。

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我们肩负着加快开创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新伟业的历史重任。2023年,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忠诚干净担当、勇闯发展新路,加快实现更高质量的增长,努力在新的赶考路上赢得更大荣光和胜利!

(本报记者张一鸣采写整理)

专家视点


2022年出台的《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提出,“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十六字标准。其中关于“治理现代”,建议关注公司治理在趋同化基础上的柔性化与自治化的趋势,同时,结合数字化转型等工作,以数字化弱化信息不对称、缓解内部人控制、降低道德风险,赋能公司治理、驱动治理方式变革。此外,结合企业改革发展的新进展与探索实践,引导企业进一步明晰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实施路径。

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可考虑以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为主线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以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升国民经济整体效率和国家经济竞争力,推动经济复苏、促进经济振兴,使国有经济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目标、更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重点工作包括:加快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完善高效的国有资本布局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完善国企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机制,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推动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积极探索基金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发挥两类公司的实质性功能作用,促进国有资本流动和布局优化。


国企和民企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协同发力,为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经济贡献力量。

考虑到当前国内国际的环境变化,未来三年,中国经济将面临较大的发展压力,唯有凝聚共识,认识到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才能求得发展。做强各种市场主体,持续优化不同所有制企业面临的差异化市场环境,民营企业要抓住市场机遇,融入国家战略,国有企业要发挥产业链的“链长”作用,与产业链上的民营企业共发展。

对于我国经济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不应从“微观层面”入手,而应该是从“宏观层面”入手,即每个国家、每个地区,既有国企也有外企、民企,其布局应该是按“四分法”(国民经济领域大体按战略性、公共性、民生性、竞争性)进行划分。在此基础上,国企主要在战略性、公共性、民生公益性(公共教育、公共卫生、保障房、公立养老)领域发挥主导作用;而外企、民企,可主要在民生商业性(民营学校、民营医院、商品房、商业养老)以及竞争性领域发挥作用,从而发挥国企、外企、民企的各自优势及特长,实现各行其道,各得其所。

(本报记者张一鸣采写整理)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总 监 制丨王辉王继承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张丽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