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银行有效融资需求渐修复存款信贷金融机构

银行有效融资需求渐修复存款信贷金融机构

虽然当前经济指标仍偏弱,后续疫情也存在不确定性,但稳增长政策加码、防控政策优化+地产政策密集出台托底下,经济重启预期提振,2023年有效融资需求的逐步修复,有望带动银行基本面改善。

本刊特约作者 文颐/文

回顾2022年,疫情的阶段性冲击和房地产市场风险蔓延的影响贯穿全年,市场对于宽信用周期和供需失衡下的息差下行、以及信用风险的悲观预期,引发银行板块估值持续回调,一度降至0.5倍PB以内的历史底部区间。虽然当前经济指标仍偏弱,后续疫情也存在不确定性,但稳增长政策加码、防控政策优化+地产政策密集出台托底下,经济预期提振,2023年有效融资需求的逐步修复有望带动银行基本面改善。

政策稳增长加码,经济复苏预期已经启动。长期来看,二十大报告重申了2035年远景目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国际公认中等发达国家发展标准,经济发展依旧是长期的主要任务。短期来看,伴随稳增长政策效果持续显现、疫情影响逐步减弱,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将继续修复、回升,在结构上重点关注消费、地产和基建:

第一, 12月14日,扩大内需也迎来顶层设计文件《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从全面促进消费、加快消费提质升级,优化投资结构、拓展投资空间等方面提出要求。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引领下,伴随消费场景的放开,政策引导下预计2023年消费将逐步回升。

第二,四季度以来地产领域支持政策频出,资金端包括预售资金保函置换新规,以及核心的“三支箭”政策组合从信贷、债券、股权三个方面支持地产企业拓展融资渠道、改善流动性。销售端多地出台放松限购限贷、税费减免等稳楼市政策,与全国性政策“组合拳”相配合。但融资环境的修复和居民购房意愿的提升都需要一段时间,预计后续仍有一定的政策空间,保障房地产市场良性平稳运行。

第三,基建是2022年稳经济的有力支撑,2023年仍有持续性。10月固投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额同比高增23.1%,2022年基建快速增长的背后一方面有专项债发行前置支撑,另一方面面向政策行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和 PSL是重要的增量政策工具,商业银行提供的配套信贷也是重要资金来源。

展望未来,充足的基建项目储备下,预计伴随相关项目的推进和资金的逐步落地,2023年基建投资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而由于地方政府债务率接近警戒线,财政加杠杆的空间有限,“准财政”性质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预计继续发力。

地产纠偏信用环境改善

2022年以来宽信用基调下,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宽松的货币政策联动发力。2022年监管对于货币政策的定调维持“加大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以及强调“ 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操作上 央行根据经济修复动能的变化,灵活采用多种总量和结构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量方面,央行4月、12月实施两次降准,步长均为25BP,释放中长期资金维稳流动性,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并且,25BP 的幅度也反映央行在发力呵护经济的同时,也较为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结合2022年以来连续开展小额逆回购,单日规模低至20亿元,保持公开市场操作连续性的同时,操作手段也更灵活适度。除了总量工具,央行2022年创设多种结构性工具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进行支持,如先后推出至少6400亿元再贷款工具,以及保交楼专项借款,加上前期的支农支小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等,央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箱丰富。

价方面,央行分别于2022年1月、7月各降息10BP,目前一年期 MLF、7天逆回购利率分别为2.75%、2%,较上年末降低20BP,牵引1年期和5年期LPR报价在1月、5月、8月三个月非对称下行,分别降低15BP和35BP。同时,从市场利率环境来看,流动性整体保持在较为充裕的状态,隔夜、天期资金利率以及同业存单发行利率等上半年偏离利率走廊、持续低位运行。并且伴随海外市场波动,9月以来人民币汇率贬值并跌破7.0关口,叠加政策优化加速经济回暖预期上升,资金利率中枢也开始逐步向政策利率水平回归。

2023年经济复苏是大背景,但短期来看疫情有扰动,经济基本面修复基础尚未筑牢, 刺激消费和投资均需要适宜的流动性环境,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 ”,因此预计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进一步发挥“精准”效能,配合产业政策发力。中长期看,央行货策政报告提示关注通胀预期,但目前看2023年通胀压力整体可控(华西宏观团队预测CPI一季度或短暂破3,随后震荡回落,全年中枢2.0%;PPI低位震荡,8月之后逐步转正,全年中枢-0.5%),预计之后经济复苏的节奏将影响宽货币意愿。

宽货币基础下,年内信贷总量平稳,结构上以对公投放为主,体现较强的政策导向性,居民端需求较为疲弱。2022年1-11月新增社融累计30.49万亿元,同比多增1.53万亿元,存量增速11月末收录10%,结构上信贷是稳定器,增量主要靠政府债积极发力拉动,表外降幅收窄,整体贡献度高于上年。但从信贷结构来看,供需格局较弱,反映在前三季度票据冲量明显,个别月份转贴利率探底,且居民端贷款增量仅为上年同期的 48%。因此宽信用的政策导向性更明显,基建、制造业、普惠小微、绿色等重点领域贷款保持较高增速,前三季度新增贷款中制造业中长期和基建贷款合计占比超40%。

宽信用的传导需要过程,四季度以来,伴随政策金融工具的落地,企业中长期贷款明显上量。未来经济修复仍需政策支撑,同时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和经济预期的改善也将带动融资意愿改善,我们预计2023全年新增信贷投放在22万亿元左右,增速基本稳于10%。

受益于宽信用的环境,房地产领域也迎来一系列托底政策,有望带动信用风险环境同步改善。2021年下半年以来,受地产领域流动性危机发酵蔓延影响,全年商品房销售累计同比持续为负,房企多受波及,信用风险不断升级。一方面房地产领域贷款不良率趋势上行,银行普遍压降表内外的涉房风险敞口。另一方面,根据Wind数据整理,2022年整体信用债、主要是地产债的违约规模和展期规模都有显著攀升,地产债首次违约发行人数量增多。

5月起监管层频频释放利好,从设立信用保护工具,到中债信增护航民营房企发债,但房企整体融资环境仍紧张。8月推出政策银行2000亿元保交楼专项借款,9月央行阶段性放宽首套房贷利率下限,同月下调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15BP。再到11月以来,“金融16条”、股债贷“三支箭”以及支持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等政策落地生效,从股债贷多维度托底地产流动性,政策逐渐深入且范围越来越广。

虽然在市场化运作的原则下,预计更多是经营稳健的优质民营房企受益,短期对房企整体投资的改善相对有限,但是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有效防范化解优 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的政策思路明确。可以看到一些积极信号:

一是,三季度开发贷增速已环比小幅回升,虽然改善的节奏和幅度还有待观察;二是,从评级调整来看,虽然近两年房地产行业发行人主体评级调低的企业数量明显高于调高数量,但2022年调低企业数量也较2021年有一定回落;三是,根据上海票交所公布的《截至 2022年11月30日的持续逾期名单》显示,存在商票逾期现象的房地产项目公司数量从10月的3064个增至11月的3300个,环比增长1.7%,增幅较上月放缓4.3pct,占全部商票逾期企业的比重环比减少0.7pct至69%,商票逾期有所放缓。

虽然由于信心不足和预期偏弱,销售端尚未见明显企稳回升态势,按揭贷款增速处于持续下行通道,但本轮政策支持尚未结束,我们认为房地产调控压力最高时期已过,预计2023年地产拖累效应将减弱,整体信用风险将保持平稳。



“巴三”对银行核心资本有新要求

从监管环境来看,随着“巴三”的正式实施,行业内部格局面临继续整合与分化。

首先,巴塞尔协议三相关监管要求于2023年1月1日前在全球主要金融机构实行,中国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试行)》原计划2022年发布,对于银行的核心资本提出要求,整体风险资产计量有调整,部分银行面临资本补充压力。

总体来看,“巴三”的改革要点包括:1.风险资产加权计量方法的优化,通过约束银行过度加杠杆以及承担风险的行为,增强银行承担风险和风险管控能力的匹配度;2.限制高级资本计量方法的使用,用于降低模型复杂性;3.设置资本计量底线并完善杠杆率监督框架等。

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计量的变化是市场关注的重点。在风险资产加权计量方法上,要求标准法细化信用风险暴露分类,增加各类风险暴露权重档次,把房地产风险暴露、次级债、股权和其他资本工具风险暴露进行单列。在房地产风险暴露方面,对商业地产抵押风险权重由100%调整为60%-150%,个人住房抵押由35%调为20%-150%;考虑到LTV的主要区间,整体来看权重下调。其他零售风险暴露方面权重由75%细化为45%、75%、100%。其他公司风险暴露方面,一般性公司贷款符合投资级权重由100% 调为65%,中小企业由100%调为85%;专业贷款风险暴露进行了细分。次级债风险权重由100%调整为150%;金融机构股权、工商企业股权类别调整为投机性未上市股权的400%、其他股权的250%;其他资本工具的风险权重为150%。

因此,在标准法中,贷款风险权重的细分以及总体下调或将导致标准法下的银行风险资产小幅度下降。在内评法下,收紧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的范围 ,同时对风险参数设置底线要求。由于国内6家银行使用的是初级内评法,在初级内评法的调整下,金融机构债权和公司债权的最低违约概率(PD)从3%上调至5%,最低违约损失率(LGD)对于无担保债项有些许下调,有担保债项分级都进行了较大幅的下调。由于客户能达到最低违约概率的占比很少,所以PD上调对于风险资产的影响不大。而有担保债项LGD的较大幅度下调或将导致风险资产下降。

最终版还制定了模型法资本计量底线,内评法下计算的风险加权资产在早期不得少于标准法的50%,2027年不得低于72.5%。由于中国当下的《管理办法》已规定了资本底线在并行期内分别为95%、90%、80%,因此,72.5%的资本底线要求并不会对6家使用内评法的银行产生较大影响。并且从招行披露的数据看,2021年高级计量法下的风险加权资产较标准计量方法低11.7%。

行业整合与分化进行时

从对银行资产端的影响来看,信贷资源向优质大型企业、小微企业、信用卡倾斜。负债端,负债成本定价更精细化,中小银行同业负债成本可能上升。

其次,中小银行改革化险仍是2023年小银行发展的主旋律。近年来,中小银行在可持续发展和风险化解方面的问题突出,亟须通过补充资本、抱团取暖以及改革的方式来应对。根据2022年3月央行发布的金融机构评级结果来看,城商行有10%为高风险机构(资产占比3%),农合机构和村镇银行高风险机构分别有186家和103家(该类型内资产占比5%、7%)。

因此,早在2020年中小银行整合改革就进入加速期,包括蒙商银行、四川银行等在2020年获批筹建,多地上演中小银行合并重组案例。而2022年年初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要求,要“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省 (自治区)农村 信用社联合社治理机制,稳妥化解风险”;银保监会在新闻通气会上 提到“通过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引进合格股东、吸收合并、重组整合、达标升级等多种方式,合力推进高风险农村中小银行处置”。

回顾2022年全国各地区区域中小银行整合的探索,方式包括:1.在多家地方城商行基础上新设省级城商行,如2021年四川银行、辽沈银行、山西银行的设立;2.地市级农商行组建加速:如四川、云南、河南多地发起设立新的地市级农商行,或多家农信社合并重组为市级农商行,也有区域范围内的兼并收购村镇银行;3.在组建市级农商行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省联社改革:目前原则是“一省一 策”,主要方式是改制为联合银行。

中小银行改革提速目的在于应对市场竞争+化解风险。一方面,通过区域协作,形成规模效应,降低自身的运营成本,也避免了区域性的同业过度重复竞争;另一方面,理顺股权结构、完善内部治理、加快处置历史遗留问题与不良资产,减少个别中小银行风险外溢,提高抗风险能力,降低系统风险。2023年中小银行化险改革的深入推进,有助于进一步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

基于上述分析,2023年银行业基本面将面临息差延续下行、市场利率中枢有望企稳的局面。2022年息差是银行业绩表现的主要负贡献因素之一,三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1.936%,较二季度的1.94%基本持平,但因基数抬升影响,同比降幅13BP略有走阔,整体看一至三季度环比降幅分别为11BP、3BP、0.5BP,各类别银行同比降幅均在10BP以上。

原因既有宏观层面利率下行和让利影响,也有行业层面的投放结构性因素。一方面,2022年经济压力下政策利率两次下调,牵引LPR报价下行;另一方面,银行作为稳经济的主体,承担让利责任,政策引导加大逆周期投放力度,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信贷供需格局弱,可以看到上半年票据冲量频现,贴现利率探底的同时,作为信贷投放景气度的前瞻性指标之一,票贴转贴利率和同业存单利率持续倒挂;此外,随着地产政策的松动,首套房贷利率下限打开,三季度新发按揭利率较上年末大降129BP至4.34%,为2008年以来最低水平,整体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上年末降42BP至4.34%。

因此,2022年银行主要通过负债端和调结构进行对冲,包括监管通过降准、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财政贴息,以及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引导降挂牌利率等手段,缓解银行负债端压力;各家银行也加大了对优质资产和低成本存款的争夺。2022年受居民储蓄意愿提升影响,银行负债端存款增长较快,金融机构一般存款增速年初以来持续上行,7月增速整体反超贷款,11月达11.6%;1-11月累计贷款增量25.5万亿元,同比多增38%,也远高于贷款19.9万亿元的增量。并且2022年整体流动性宽裕环境下,市场利率保持相对低位,也助力同业负债成本保持低位。



展望2023年,在一季度重定价影响下,银行息差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之后预计降幅收敛并伴随融资需求的回温逐步企稳,全年预计息差降幅10BP左右。

从资产端来看,重定价后,有望伴随需求回升而企稳。年初重定价的一次性冲击下,贷款收益率有望见底。后续来看,一方面虽然市场利率9月以来逐步向政策利率回归,但目前仍在相对低位,2023年货币政策以稳为主、结构性政策发力的特征下,LPR报价大幅下行的空间不大。另一方面伴随经济景气度的恢复,信贷供需结构有望好转,从投放结构和定价层面看对贷款收益率形成向上支撑,银行资负两端调整空间拓宽,包括相对高收益的零售贷款投放伴随消费的恢复而改善,以及对公中长期贷款投放拉动、票据冲量需求弱化。从央行三季度银行家问卷数据可以看到,2022年三季度贷款总体需求指数59%,环比上季小幅回升2.4个百分点,已经止跌企稳。

在银行结构上,按揭占比高的银行重定价压力相对更大,而银行卡消费贷等短期贷款投放比例高的银行资产久期短、也较早完成重定价,比如三季度已有部分城商行息差环比改善,如宁波银行和苏州银行息差均环比上行3BP。

从负债端来看,市场利率中枢回归;存款活化和定价有望改善。首先,虽然货币政策仍处于宽松周期,但边际预期变化下,市场利率中枢逐步从超低状态回升、向政策利率回归,目前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基本回升到常态水平,预计2023年银行同业负债成本有一定回升。其次,存款方面,虽然定期化是长期趋势,但2023年经济活力改善下,资金活化程度有望阶段性改善,居民收入预期回升也有助于降低储蓄意愿,一定程度上减缓定期化的趋势。此外,2022年两次降准以及存款挂牌利率下调对存款成本率的改善效果有望持续释放,存款定价机制改革的效果将持续显现。

2022年以来,银行资产增速整体上行至高位,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10月同比增加9.8%,较上年末提升1.8个百分点。一方面监管引导加大信贷投放支持实体,尤其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重点领域,另一方面,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资金落地加快,带动配套融资上量,总体扩表呈现政策驱动的特征。并且结构上,2022年大行占扩表主导地位,三季度资产增速提升1.5个百分点至12.7%,股份行和城农商行资产增速环比波动-0.6pct、0.1pct、-0.9pct收于7.2%、10.2%、10%,零售业务或涉房业务比例高的股份行和农商行扩表相对乏力。

展望2023年,在监管提升需求的背景下,银行扩表有多因素支撑。宏观经济动能恢复下,宽货币到宽信用的传导途径更加通畅,有效信贷需求有望逐步修复,打开增量空间;政策金融工具未到退出时点,基建领域信贷投放有延续性,2022年各地项目加快筛选和审批,信贷需求的储备较为充裕,并且政策开发金融工具、设备更新再贷款等政策调控手段也有加码空间;防控政策优化后,扩内需提振消费是2023年重要的政策抓手,银行零售信贷投放有望边际改善;地产领域信心恢复需要时间,但房企融资纾困等多重利好政策密集落地,悲观预期纠偏,对公和零售相关信贷投放有望企稳;此外,绿色、制造业、普惠小微等政策重点支持领域贷款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因此银行规模有望稳健增长,继续作为业绩的重要正贡献因子。

此外,前期不良出清充分、叠加处置力度不减,当前银行存量资产质量表观指标仍然保持稳健。2020年疫情以来商业银行不良率有所攀升,至2020年三季度升至1.96%高点,后伴随风险加速出清,行业不良率逐季稳步下降,2022年三季度收录1.66%,较上年末降低7BP,目前处于2016年以来最低水平。并且上市银行资产质量更优,主要是尾部小型金融机构不良出现上行。前瞻性指标方面,虽然地产领域违约加剧了潜在不良的风险,但是关注类贷款占比一直处于下行通道,规模也在上半年有所攀升,三季度迎来环比回落0.3%。



2022年结构性的压力主要在房地产领域,后续伴随融资环境改善,潜在风险有望缓释。前三季度来看,居民收入受疫情冲击、偿债能力受损,以及地产领域风险演绎,体现在银行报表中相应细分领域的贷款质量有波动。如招行按揭贷款和其他零售贷款三季度不良率分别环比进一步上行2BP、34BP,平安银行新一贷、车贷、信用卡不良率分别环比中期也进一步上行15BP、19BP、12BP。部分银行受零售和地产领域风险下迁影响,前瞻性指标有波动,如招行、平安银行三季度关注类占比分别环比走高13BP和17BP。相应的,银行主动收缩地产领域包括表内地产授信敞口和表外不承担信用风险的敞口,叠加2022年整体不良处置力度较大,前三季度社融口径下的核销规模和2020年相当,带动部分指标三季度边际改善,如平安银行三季度对公房地产不良率环比降5BP至0.72%,招行虽有上行,但披露不良生成率已现拐点。

未来在多维度政策引导下,对结构性的风险可适度乐观。一方面,年末银行加大房企授信力度,也通过展期等手段以时间换空间;另一方面,销售端“一城一策”下,各地加码降首付比例、降税费等,以提振居民购房意愿。政策发力均利好房企流动性压力改善,进一步缓释银行潜在不良风险,预计2023年银行信用成本同比回落,同时需要关注地产化险节奏,以及2023年整体经济恢复的时间节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