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康熙说索额图是清朝的第一罪人,而不是说鳌拜是第一罪人,这是为什么呢?

康熙说索额图是清朝的第一罪人,而不是说鳌拜是第一罪人,这是为什么呢?

康熙十三年(1774年),胤礽出生,而在胤礽出生仅仅两个时辰之后,康熙皇帝的结发妻子赫舍里皇后去世。出于对赫舍里皇后的深厚感情,以及为了表彰整个赫舍里家族对于康熙朝前期、特别是在协助康熙皇帝除掉权臣鳌拜过程中的重要贡献,康熙十四年(1775年),康熙皇帝册封年仅13个月的胤礽为皇太子。

对于胤礽,康熙皇帝可以说是倾注了自己的半生心血,不仅将胤礽带在身边亲自辅导和培养,给了胤礽诸多的机会去不断的磨练提升,并且,从朝中选择了张英、李光地、熊赐履、汤斌等饱学鸿儒为其传道受业。

但是胤礽的表现却让康熙极度的失望。胤礽变得极度贪婪,生活奢靡,自己亲自并且安排亲信向属下官员索贿,同时,胤礽对于康熙、对于兄弟、对于朝臣都是极度的不敬,完全没有一个储君应有的风度。

而康熙认为,胤礽的“变坏”,不是自己的问题、不是康熙老师的问题,问题出在了与胤礽关系最为密切的外臣,同时也是胤礽叔姥爷的索额图身上。

特别是在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康熙皇帝南巡,走到德州的时候太子病重,康熙急召索额图赶来照看太子胤礽,索额图与太子就此朝夕相处了很长一段时间,而在此之后,太子的种种恶习逐步的开始暴露了出来。

于是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五月,对索额图已经忍无可忍的康熙皇直接将其拿下,并且圈禁在了宗人府,九月,索额图被活活饿死,结束了一生。

康熙皇帝本想借索额图的死,给太子胤礽一个提醒,但是面对索额图的死,太子胤礽反而产生了浓厚的报复情绪,与康熙的关系也开始逐渐恶化,最终,使得康熙皇帝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的热河秋闱期间,以“太子不孝,所行不善”为由,第一次将皇太子胤礽废黜。

但是伴随着皇太子胤礽被废黜,康熙的众位皇子为了储位进而爆发了更为激烈的争夺,为了稳定政局,康熙重新将胤礽复立为皇太子,而此时,为了增加皇太子胤礽重登太子之位的合法性,索额图也就必须要背下整个“黑锅”。

“从前索额图助伊潜谋大事,朕悉知其情,将索额图处死。今胤礽欲为索额图复仇,结成党羽。”

而在批判索额图的同时,康熙将 “索额图诚本朝第一罪人也”的帽子,扣在了索额图的头上,并且将其全部的功劳和功绩予以了抹杀,一方面,是因为索额图与明珠长期进行着党争,弄得朝堂之上的乌烟瘴气,纲纪废弛,本就让康熙非常不满,另一方面,康熙将太子胤礽“变坏”的全部原因归结在了索额图身上,毕竟胤礽是康熙花费半生心血和精力培养的储君,也是康熙的希望所在,康熙的愤怒之情也是可想而知的。


鳌拜是清朝前期的功臣,权臣,但绝不是叛臣和奸臣。

首先,鳌拜为大清王朝一统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从皇太极时期开始,鳌拜在皮岛战役、松锦大战,入关之后与李自成、张献忠的征战中,立下了不世之功,这一点就连首辅索尼,都是望尘莫及的。

其次,鳌拜对于皇太极、顺治、康熙,都是非常的忠心。

特别是在皇太子死后以及顺治在位时期,鳌拜坚定了站在豪格和顺治一边,为多尔衮所记恨,即便是受到了多尔衮的百般排挤和打压,鳌拜始终没有向多尔衮屈服,这份气节也是赢得了顺治皇帝的钦佩。

再次,尽管鳌拜专权,但是鳌拜对于康熙朝前期的稳定与发展也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顺治皇帝死后的大清王朝,处于严重的内忧外患之中,也正是鳌拜等人的积极努力,才保障了政权的平稳过渡,也维持了全国政局的稳定。

只是鳌拜善政专权的做法,直接威胁到了康熙皇帝的皇权统治,但是鳌拜的功绩却是实实在在的。因而在康熙中期开始,逐步恢复了鳌拜的名誉,但是康熙皇帝碍于情面,没有亲自为鳌拜平反,只是将其家人重新进行的任命与录用,而时间正是在索额图被康熙处死的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

康熙智擒鳌拜,康熙没有错,鳌拜也被证明没有错,那么,错的必然也只有协助康熙除掉鳌拜的索额图了,于是康熙也是把这样一顶罪臣的帽子扣给了索额图,也是为了给鳌拜的最终平反做着铺垫而已。


所以,综上所述,尽管索额图在康熙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征漠北、抗击沙俄侵略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作出重要的历史贡献,但是因为太子胤礽的关系,功绩全部被抹杀,还被扣上了“第一罪臣”的帽子,但是后来的历史证明,太子胤礽的“变坏”,和索额图并没有关系,更多的是应该康熙承担相应的责任,但是康熙贵为天子,不可能对此负责,因而索额图也就替康熙接下了整个“黑锅”,再加上康熙对于鳌拜的歉意,索额图成为“大清第一罪臣”,也就成为了必然。

康熙说索额图是“本朝第一罪人”,这不只是《康熙王朝》里的戏词,这段话是见于康熙评价索额图的史料的。

在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之前,康熙对索额图的倚重可谓无出其右。索额图是正儿八经的“辅弼重臣”。但是这一年,索额图一下子坠入深渊,其实本质上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鳌拜当初和其父索尼同朝为臣,均为四大顾命大臣之一。也是这四位中可以立起山头互相制衡的两位。

康熙即位之初,整个朝堂本质也是赫舍里氏和瓜尔佳氏两族之间的明争暗斗。只不过索尼年纪大了,懂得布局身后罢了,而鳌拜相对年轻,一心擅权,没有把年幼失祜的康熙放在眼里。

但要论鳌拜有没有反心?想将康熙取而代之?那是绝对没有的。毕竟当初就连顺治的皇位,也是他们拿刀跟多尔衮死扛,保下来的。鳌拜毕竟比起索尼,算是相对底层,靠自己能力和衷心一步步上位的,人狂妄,但是政治智商不够。

索尼年纪大,是职场老狐狸。知道自己不久人世,所以他不会去和鳌拜争,托病在家,但身后布局,为子女计,一百个鳌拜也赶不上。

索尼把自己孙女嫁给康熙,而且要坐就坐正室,鼓动让康熙亲政。就这两手,鳌拜差的不是一丢丢,鳌拜也嫁女给康熙了,他把自己跟班遏必隆的女儿认作干女儿嫁给了康熙,这就变成啥意思了?监视着康熙?

当鳌拜以一个权臣的姿态,阻挡在年幼的康熙亲政的道路之上时,这个矛盾本质上就不可避免。

可是“擒鳌拜”的真正策划者是谁?康熙自己吗?不是!孝庄吗?更不是!甚至没有史料可以证明孝庄知道“擒鳌拜”这事。而“擒鳌拜”的真正策划者恰恰就是时为御前侍卫的索额图。康熙秘密召见索额图商议擒鳌拜这事是见于史料的。

可以说用布库擒鳌拜,这一招相当高明。但是这只是康熙还不懂事时的看法。等康熙懂事后才明白,索额图正是利用了康熙不得不赌的心态,拿着康熙被废乃至有性命之虞的风险,去谋求他赫舍里家族的巨大政治利益。

果然鳌拜被擒入狱,数了那么多罪状,无非就是太狂妄自大,独断专行,搞小团伙,不尊重小皇帝康熙罢了。可有谋反之罪?没有,因为本来就没这回事。

而鳌拜跌倒,最大受益者是康熙吗?不是,因为三藩未平之时,武人圈地横行,大清仍然是一个危如累卵的烂摊子。年幼的康熙挑得起这个摊子吗?挑不起来!

康熙草率同意削藩,然后得知三藩反的时候,顿时崩溃,几欲退位。而此刻朝廷真正的军国大事,运筹帷幄全丢给了索额图。

所以此刻朝堂真正的最大得益者,正是他索额图。他开始青云直上,飞黄腾达。相当于取代了此前鳌拜的位子,甚至超过鳌拜。但是和鳌拜不一样,他懂得“尊重”年幼的康熙。

所以可以在平三藩、收台湾完成之前,康熙依靠的就是赫舍里家族,实现的从一个“虚位傀儡”到一个所谓的“实权之君”的转变。

但是用完了,索额图该退出了。所以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康熙将赫舍里家族一大帮子人的重要职务全部革了,包括索额图在内,就剩一佐领了。这本质上就是康熙给索额图的一个警钟以及一个基调。

但事与愿违,摁下了葫芦浮起了瓢。康熙并不希望大臣们围绕在皇子身边,而发展各自势力,最终导致党争局面。但事实上这个局面又是不可避免。

而索额图自然也不会退出,因为他是太子胤礽可是赫舍里家族的血脉。也就是说胤礽一旦上位,赫舍里家族将是最大的外戚。

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此消彼长,为了制衡皇长子以及其背后的明珠,维护太子胤礽势力,索额图再入中枢,成为领侍卫内大臣。

康熙越到晚年,越担心这些围在皇子身边的外戚势力坐大。所以越是晚年越重用自己的母族佟佳氏,因为佟佳氏在自己后代里没有子嗣,所以康熙认为他们不会陷入党争。

但是索额图的一切努力,可不是为了在关键时刻,等着被康熙抛弃。对于如何蛊惑一个小孩,利用他不得不赌的处境,拿他被废乃至有性命之虞的风险,去谋求他赫舍里家族的巨大政治利益。这事他可拿手啊!

为了确保胤礽顺利即位,杀掉胤礽的兄弟们,逼迫胤礽的父亲康熙退位这些事情,哪个他索额图不善于谋划,不敢去做?

而一旦成功,未来索额图又可趁着拥立之功,以及娘家人的身份优势,再独掌权柄几十年,未为可知。

而康熙年轻时挂在嘴上的功绩之一“擒鳌拜”,此刻显得多么打脸?所以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索额图成为了“本朝第一”。他不但毁了自己,也毁了赫舍里家族,这不算什么,关键是他毁了胤礽,康熙能不恨他么?索额图岂不是“本朝第一罪人?”

所以索额图倒台后,鳌拜的后人很快被善待,鳌拜也很快被平反。根子其实也就在这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所发布的全部内容源于互联网搬运,仅限于小范围内传播学习和文献参考,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果有侵权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

Copyright © 2022 奇宝库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